第三十三章 小学老师郭奉孝(第 3/4 页)
可在那些半大的孩子看到郭嘉的装束之后,又瞬间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你又迟到了!”有个孩子大声喊道。
“老师你今天头发都散了!”另外一个孩子接话说。
都是不大的孩子,有人挑头,自然有人起哄,于是还没过去几个呼吸的时间,这气氛又变成了那副吵吵闹闹的样子。
从这个场景来看,这些学生对郭嘉这位老师确实没有什么尊敬的意味。
“咳咳!”郭嘉用力的清了清嗓子,眼见着这帮学生安静下来之后,先是对着他们行了一个礼,缓缓开口说道:“今日我走在路上,见有只猫在树上下不来了,我帮了他一把,所以迟了,请各位同学见谅。”
这瞎话说的,如果齐贞在这里,一定会说你这瞎话说的也太瞎了点,真跟这骗小孩呢?
偏偏这些学生像是明明知道郭嘉说的假话,却也不点破,而是也对着他行了一礼,一齐喊道:“老师好!”
“快坐下吧,不许闹了,今天要是讲不完,小心给你们留课业回家。”郭嘉一边拢着自己的头发,一边开口说道。
一阵喧闹过后,所有的孩子便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好,静静的看着站在原地那位…整理头发的老师。
郭嘉将头带简单的将头发束好,总算不像是迪克牛仔了,他看着这些年纪不一的孩子们,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不完全算是开蒙的老师,三百千那些开蒙的读物都是在宋朝才有的,这个年代,蒙童所学的东西还停留在四书五经的典籍。
只不过那些经典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四书五经》的名目,老师给学生讲学,更多的是通过故事和实例普及礼义廉耻的这些粗浅的道理。
面前这些孩子由郭嘉来教导,年纪越小的便证明资质越好,放眼望去竟然全都是不足十岁的小孩,最小的不过五六岁,也不知道是郭嘉选学生的眼光太好,还是这里的聪明孩子太多。
这个年代为官还采用的是举孝廉的方式,简单来说,书籍和学问还是由高知识分子家庭或家族掌握,一辈为官便大概率是辈辈为官,一辈为草民,那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如果后辈没有机会接触到官宦子弟,那子子孙孙,大概也就是大字不识的草民了。
所以不得不说,这阳翟与其他地方倒是真有些不太一样,单看这些孩子们衣着装束,家境或许算不得贫寒,可也绝对说不上是大富大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