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远亲不如近邻(第 3/4 页)
有的点点头就过去了,有的则要询问他一下,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待他回答了,再介绍一下自己。
这就算认识了,日后碰上,就会相互打个招呼。生活过日子,你家缺个油盐酱醋,我家缺个锤头斧子,互相串个门子,取长补短,渐渐熟识起来,成为一个大家庭。
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了。
这样的邻里感情,在十多年以后的棚户区改造完成的时候,便会从这个小镇里消失。
因为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住进了改造出来的小高层里,关起门来朝天过了。
花费了十几分钟,他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后面,他买的那个院子里。
这个院子后面,已经没有住户,所以也没有后门,前面也可以设个院门,把别人挡在院门之外,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
进到屋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
高崎开了灯,把铺盖卷往双人床上一放,就算完成了搬家的任务。
屋里张老师收拾的很干净,完全不用再改动什么。
只是,不像在这里居住的人家一样,家家都有液化气罐。
高崎原来住厂里的单身宿舍,都是到厂食堂里打饭吃,没买液化气罐。
他准备明天去买一个,顺便买些锅碗瓢盆回来。
当年和妻子在这里过日子,邻里邻居的相熟起来,大家都很热情,时常到他们家里来吃饭,他们也时常到大家那里去吃。
虽然这回不是在前院那里住,但邻居们热情依旧。熟悉了,还是会串门子互相请吃饭的。
这时候没有液化气罐和做饭工具,晚上这顿饭,他只好到外面的街道上去吃。
小镇只有一条宽一些的街道,就叫宽街,那里有私人开的百货铺子,修车铺子,也有两家饭馆。
宽街中间那里,有个饺子铺,韭菜肉馅的饺子,五块钱一斤,蒜、醋,还有饺子汤,可以随便要,还是十分便宜的。
这些,还和当年他跟妻子在这里住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出了院落组成的居住区,来到宽街上,他轻车熟路地就到了那个饺子铺,要三块钱的水饺,三下五除二划拉到肚子里,就又急急忙忙地回了小院。
他得趁邻居们还都不认识他,不会过来串门子的这个档口,赶紧找到那个地窖的入口。
要不然,他刨的满院子都是坑的时候,突然过来邻居串门,不好解释,容易露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