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办法总比困难多(第 2/4 页)
高崎知道胡丽丽为难,只能死逼着刘总他们想办法,尽量节省开支。钱得先紧着孙继超那边用,补偿工人,建新工房,进新设备,这简直就是无底洞,五十亿根本就不够!
“你知道吗?”他就擦着额头上的汗,对刘总说,“我们现在是把聚香坊所有的盈利,都投到你那边了,你多花一分钱,胡总这边都没处给你淘换去。”
刘总就问:“那银行的贷款呢?”
高崎说:“那个不能动,准备着给工厂那边用。咱们进的,都是进口设备,比同类型的国产设备,贵好几倍呀。”
刘总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我觉得吧,量具孙总有些过于高调了。虽然我不懂机械,但我们建筑公司也用设备,也知道进口的好用。可是,关键的东西我们用进口的,一般的我们还是用国产的,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资金呀!”
高崎就对他解释说:“老刘,机械加工和你们建筑施工不一样。你们不要求精度,只要国内可以出的零件,都可以替换进口的。顶多就是国内的使仨月就坏,进口的使三年都不坏呗。咱就是仨月换一回零件,三年换下来,也比用进口的便宜一半。”
刘总就附和说:“对呀,对呀,我就是这么干的。”就奇怪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没跟你说过呀?”
高崎就绷起脸来说:“你以为我这个董事长就是个废物是不是?什么都等着你跟我说,那就晚了!”
刘总就嘿嘿地笑。
高崎继续说:“你这样干可以,孙总这样干不行。咱们过去那些大型机床厂,早就把过去的老传统给废了,完全是在向小作坊看齐,以节省成本为宗旨。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咱们现在国内的经济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凡事只图便宜,能凑合用就行。
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连做设备基体的铸件,都不是像以前一样,自己按照工艺,专门严格生产,而是委托给一些乡镇企业去制造。那些跟小作坊差不多的工厂,连生产合格品的条件都达不到。他们为节约成本,生产的东西,这里面还不知道又省略了多少道工艺。
你说,这样搞出来的设备,能保证质量吗?
模具公司刘经理自己干的时候,一开始就是进了国产的设备,想着节省成本,自己引进关键部件和电子系统来改装,结果你猜怎么样?没出一年,国产设备的铸件,就因为铸造时内部产生的应力没有释放,这时候释放出来,都变形了!他的进口部件都白装了,到最后一算,还不如直接进口整机,吃了大亏!”
说到这里,他就顿一下说:“你的机械设备,变形一点没有什么事,可以继续用。可对我们工厂来说,变形一点,整套设备就完了!咱们国内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用变形的铸件可以。可是我们要生产做为基准的量具,高精度的模具和量规,差一点也不行!要不然,哪来的基准?你买个汽车,下雨车灯就顺着玻璃壳往里面灌水,你愿意吗?那灯罩是什么做出来的?模具!密封灯罩的密封环是什么做出来的?也是模具!没有高精度的模具,哪来高精度的工业配件?”
刘总让高崎说的哑口无言,坐在那里沉默半天,叹息一声说:“可是,我反复计算过,照这样下去不能开工,年底肯定不能交付啊!”
高崎就笑笑说:“你再召集你那帮能工巧匠们,想想办法嘛。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动脑子,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这计划了一百个亿的资金,手里只有五十亿。照你这个想法,我不也不用干了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