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第 2/4 页)
就像他第一次行骗,做南方公司的代理,利用那时候私企经营经验不足,财务制度不严格的漏洞,把自己这边销售的货款,通过各种理由和手段,尽量截流下来。等手里截流的资金达到他认为满意的数额之后,他就来个就地失踪。
等南方的债主再次找到他的时候,他在唐城已经成了气候,有了保护伞,南方公司想着异地追债,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这种行骗方式,需要他前期十分辛苦地去努力。不努力怎么把南方公司的产品卖出去,手里怎么能有钱呢?
再次落魄以后的胡金川,毕竟有过辉煌的时刻,格局和以前给人家做代理,已经是不可用日耳语了。
对这种需要努力做销售才能骗钱来的手段,他根本看不上了。再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企的经验和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做代理骗钱的手段,也逐渐行不通了。
于是,他就研发了新的骗钱手段。
他把手头所有能够调动的资金聚拢起来,跑到其他城市里,成立一个公司,搞了一个新项目。
这个项目,看似极具发展前途,利润可观。可是,也有唯一的缺点,那就是这项目根本就是一个幌子。
别人研发十几年,投入巨额资金都没有研发成功的东西,他愣敢吹说自己搞成了,而且像模像样地租赁厂房和办公设施,招聘员工,开工投产,甚至虚假经营一段时间后,买通部分地方官员,在那城市的金融大厦里,邀请记者和相关单位,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的公司申请上市。
这里面当然还有各种复杂的造假手续,以及各种华丽的包装手段。利用这些手段,周边唯利是图,脑子进水的富商们,也没少给他骗的投资。
这是他敛财的第一个步骤。但这第一个步骤,比起第二个步骤来,还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第二个步骤,他就要趁热打铁,去招徕那些风投公司。
那个时代,不管是当地富商也好,还是著名风头公司也罢,真正可以沉稳下来,利用科学手段,来科学分析投资项目的,还不多。大多是首先被利润冲昏了头脑,被胡金川画的大饼给砸晕了,乖乖掏钱让他骗。
因为他们来钱也容易,他们来的钱,也基本是靠着连哄带骗弄来的。即便这钱没了,也是给他们投资的中小投资者和银行倒霉,他们和胡金川一样,赖账跑路。
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骗子,尤其是冠冕堂皇的骗子的,黄金时代。
当然了,这种骗子,和今天网络上的各种骗子,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是一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
他们是更大的骗子,成功了就是著名企业家,失败了也没有多少后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