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分厂现状(第 2/4 页)
一个偌大的企业,仅仅靠着六万块钱在运转,也不能不说,刘群生还真是高手。只是每月为工人开工资,也得需要七八万块钱。他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孙继超百思不得其解。
分厂会计告诉他,每月快到发工资的时候,会计做好工资表给他,他就会出去,说是去找其他单位要钱。发工资那天,他拿回来的钱,基本就是正好够发工资的。
市场经济时代,旧的财务制度,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形势。刘群生手握分厂大权,这小子又聪明,他暗地里搞了些什么,连会计都没有办法弄明白。
刘群生手里,肯定还有其他不走财务这道关口的手段,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金库。
这种小金库,不动用法律和专业侦查手段,指望孙继超这些人,是无从发现的。
可动用法律手段,就需要证据。他没有证据。而且,总厂在与他签订合同的时候,就曾经暗示过他,过去的事情,最好一笔勾销。要不然,这个承包合同,恐怕也无法执行。
孙继超也不打算追究下去,有这十几万块钱,勉强凑合了。
接着,他就找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谈话,先对他们解释,他的这个承包,和其他分厂承包是不一样的。
其他房分厂虽然叫承包,可干部还是要通过总厂来任命,还是要靠关系网。
他这里不一样,是由他直接任命,跟总厂没有任何关系。
他用的,是真正为工厂着想,有相当业务能力的干部。
所以,他们这些干部,恐怕大多数人,以后就不是干部了。
“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最后,孙继超就对他们说,“去想办法活动上级,调离模具分厂。调不走的,我只能按工人对待。有工作能力的,我尽量安排。没工作能力的,就只能在家待岗。待岗期间,没有工资。分厂现在困难,也无法给你们缴纳养老保险。”
唐城量具的干部,都是分帮划派的。一个干部上去了,就带动他周围许多和他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人一起上去。这人走的越高,他的亲信就越多,最终在工厂里形成一派。
刘群生上去,靠的是总厂一个副总,他也就算副总那一派。而他领导的分厂,包括下面任用的大多数干部,也都是这一派。
这些他任命的小干部,手下就又形成各自的关系网。哪天刘群生上去,这些小干部和手下的关系网,就会扩散到整个唐城量具,形成新的派系。
整个唐城量具的干部体系,就是靠着这样关系套关系形成的,不太讲究工作能力,只讲究你根上出自何处,是谁的人,是不是和他一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