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被打开的新世纪(第 2/4 页)
赵辉的等人的院试是一个事儿,何志辉他们的乡试就又是另一个事。
飞卢没有说话,而是看了一眼起点。
他此前去开封府只顾着跟王大鹤‘交谈甚欢’呢,这严福和戈源就是起点在负责了。
京城前不久才传来的消息,今秋中原乡试的正副考官,即是严福与戈源二人。
这俩人一个是翰林院编修(严福),一个是监察御史(戈源),都是芝麻大的小屁官(正七品),可是端的清贵。
“大爷,以我之见这严福更为可行。”
起点斟酌着说话。
“其人出身洞庭东山安仁里,地处吴中,亦算是书香门第。其祖上早在前明时候就已经发迹。可在入清之后? 严家除了在康熙六年时出了一武进士外? 至今百年光景也才出了他一个进士。”
尤其悲催的是,乾隆四十年的乙未科? 严福明明就是会试时的第一名? 到了殿试时候却只得了一个二甲的第五名。
虽然那夺取了状元的吴锡龄翰林没做满一年,就病亡了。
但起点觉得这严福的功名利禄之心必然高炙。
因为严家百年光阴所凝聚的期望? 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如果能在殿试中一遭夺魁,一举成名天下知? 那严福肩膀上的压力可能还会小一点? 一个状元及第已经足够他回报家族的了。可偏偏殿试上除了岔子,会试的第一名,殿试的第八名,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这种人内心的功利之心应该更迫切的。
而且相对来说副主考的戈源就十分难办了。
这人系河间府人? 少年得意? 乾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次年就中了进士,时年不过十九也。
自童子试至释褐,也就是打考秀才到殿试,不满一载。
但是比严福明明早步入官场二十多年的戈源至今还是一七品的监察御史? 想想那就知道这人有多么的顽固不化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