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如来座前有分寸(第 2/4 页)
如果资本发现近幾战乱没有缓和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那谁又能保证资本不会出逃呢?
关东关西那两摊子事是到处花钱,可都指望从北陆道商路里捞。
斯波忠基金,武家义理促进会,哪个不是一笔笔预算做出来,等着钱粮去烧,这深不见底的血盆大口,多少钱丢进去都不够填呀。
义银赌不起,他需要很多钱,所以必须有所行动,安抚资本。
就像是交易所里ipo狂发,把资本市场踩在地上死命抽血,可宣传的口号永远是牛市的起点,大家赶紧来抄底。
虽然这比喻不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在某些时候,信心比事实更重要,总得把傻x骗进来接盘吧。
义银不可能真正阻止得了织田包围网的战事,即便调停了第一次,也能有第二次,第三次,迟早又得打起来,不然还算什么乱世?
那是各家大名生死攸关的战略大计,绝不会为了北陆道商路的几个钱就停下来。
但他可以打造自己努力争取和平的形象,既然未来的天下注定会越来越乱,那资本总得找个相对安心的地方吧?
放眼天下,哪里还有比北陆道商路,比斯波义银这边更安全的地方适合资本增值。
只要能做出这种氛围来,北陆道商路就稳了,斯波义银搞武家灯塔,世外桃源的钱粮也都有了。
最后,在军事上。
三好家再次侵入和泉河内两国,虽然三好义继这群二代并没有三好长庆四姐妹的实力,但三好家卷土重来造成的恐慌确实很大。
幕府地方实力派作为义银在近幾的政治山头,他不可能容忍畠山细川三渊的领地被外敌入侵。
特别是和泉细川家曾经游走在灭族边缘,和泉国都差点被三好家给打下来,和泉细川家臣团充满了对三好家恐惧,未必能坚持太久。
而这也是义银的一个机会,当初他就是利用和泉细川家臣团对三好家的恐惧,成功与细川三渊两家整合,成为了地方实力派领袖。
时过境迁,这两年好日子过多了,细川三渊两家又开始不安分。
细川藤孝与三渊藤英这两个家族继承人先后跳出来找麻烦,义银又不方便下狠手收拾她们,三好家来的还挺是时候。
三好家的威胁再次出现,只要义银能出面解决外患,惊慌失措的细川三渊两家必然进一步向斯波家靠拢,更加依赖斯波家。
所以,义银需要完美的斡旋比叡山之围,促成停战协议。
然后挟幕府大义之名,调停成功之威,号召所有自己能号召的所有近幾武家势力,一起把三好家再次撵出近幾。
义银对三好家的战事越顺利,损失越微小,对他在近幾的威望就越有利。
这是一场政治仗,必须胜得漂漂亮亮。开战之前,义银一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力求一击毙命。
比叡山的这份停战协议,就是他回归近幾,主持大局的发令枪。
综上所述,为比叡山解围是出于义银自身的需要,他对足利义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兴趣,足利斯波已经没有了联手的可能。
比起高冈景友这个足利使臣,义银对武田信虎反而更有兴趣,这个老妪怎么还在盯着自己,眼神有点涣散,她到底在想什么呢?
义银柔声问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