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为了去崔家(第 2/4 页)
“果真如此,大善,大善呐。”老崔听了非常满意,开始发感叹了。“将军如此体恤关中百姓之苦,必箪食壶浆已报岷江军也。”老先生飘起典故来恭维他。
“小子得崔伯如此太爱,脸红也。”赵晓兵也假打不好意思,心里却像熨斗熨过,很是享受。
他端起茶碗喝茶,刚放下去,崔英英便亲自来续水。
赵晓兵接着说:“小子年轻,做事难免有错,往后崔伯可要多提点着。”
“不敢不敢,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崔伯好比小子面前之铜镜,常常照着小子便少走弯路,此乃关中百姓之福也。”
赵晓兵把个中意义拔高,显得伟大无比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过也确实是的,总要有人提醒着的好。
慢慢的,谈话变得轻松了。
赵晓兵问他可识得蜀地的犍为白家?
他说晓得,听闻白家乃嘉州商界翘首。
赵晓兵告诉他白家哥儿和他兄弟相称,犍为商会美名远扬,他建议崔伯牵头,成立关中商会,一来行商间有个照应,二来于官府间可及时沟通,化解疑难。
两全齐美的事情,老崔马上响应。
赵晓兵又提出关于建立合作社的事情,叫古月桥和他具体商议,由岷江军出资六成,其余的则由关中商会筹措,在各个州县设立转运仓储,设点建立合作社。
老崔见稳赚不赔的生意上来了,精气神马上为之一振,脸上的皱纹都拉直了许多,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中午在崔家用膳,他叫登安送来两坛罗城1231,结果他家也有罗城玉液。
赵晓兵说喝他的1231,他一边拍开封泥,一边介绍这罗城1231的来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