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简在帝心(第 2/4 页)
因为他很清楚,他自己,是害的百姓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
可到头来,百姓还在感激他!呼喊陛下圣明。
这叫他如何不惭愧。
他在想,如果没有李兆同的出现,没有李兆同提议创建的西山煤业,没有李兆同大手大脚地花钱,对流民极好,或许,最后这些百姓,都会被逼得造反吧!
朱祐樘很清楚,自家祖宗朱元璋,就是被元朝搞得没饭吃,活不下去,最后开局一个碗,被迫造反起家,一步一步,才创建下这巍巍大明的!
所以,明君朱祐樘不敢小瞧任何一个流民,仁慈到连自己的杀母仇人万贵妃一家都放过的他,也还是那么认可实行连坐制度、极为暴力血腥的保甲制!
那么,现在转念一想,与其坚定实行暴力血腥的保甲制,不如偏信于谁,减少奸佞小人对百姓的压迫、荼毒,让百姓能够活下去,不去流亡,是不是更好呢?
这是他这一路上思虑的内容。
“萧敬,那你说,朕该如何对待寿宁侯和建昌伯呢?”
这个问题,弘治皇帝还没想清楚,因为寿宁侯和建昌伯是他最爱的皇后的亲弟弟,如果依法行事,那必然是后宫不稳,可如果不处理,那他们肯定还会继续荼毒百姓,影响大明的江山稳固。
所以,他很为难。
萧敬是他的亲信,所以他想听听萧敬的意见。
“陛下,依奴婢所见,对待寿宁侯和建昌伯,最好的办法是:不处理。”
“不处理?!”
弘治皇帝的眉头紧锁了起来,对于萧敬的这个回答,他不是很满意。
萧敬也知道皇帝会不满意,所以他补充道:
“陛下,如果您处理寿宁侯和建昌伯,那皇后娘娘那里,您可就不好交代了呀!
奴婢斗胆,寿宁侯和建昌伯今日的所作所为,您也有一定的责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