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银子来了(第 2/4 页)
可那是拍卖价,中间各种费用一扣,卖参的人并不能得这么多。
所以钟小荷订了个七百万,这还得说是给了讲价空间,至于拍卖什么的,还是交给别人吧,自己是不折腾了
就算是这个价钱可以卖,却也追不上晶姐的存款。
“哎,看来我还得再接再厉啊,必须像晶姐看齐。”
次日一大早,杨连山用过早饭跟他姐夫把进来的东西,轻点了一番,老钟还真说这些东西可以销掉,大致算了一下,竟然总价值能超过一百两。
要知道走时,他跟姐夫接了一百五十两,还有参的定金五十两,结果参就花掉了一百两,买那些皮子山货的,加一起也就用了八十两,毕竟第一次出门,要余富出一些,日常吃喝住要花钱,还要留下应急用的,不然也没钱给钟春山。
也就是说,这一趟,也算能赚个个把银两。要是参也能卖出去,出去一趟太值了,土里刨坑一年也赚不来这些银钱。
杨连山想了想道:“姐夫,我先回家一趟,省的家里担心,这些东西先放这,等我回来再销,我也学学。”要不是怕家里太惦记,他是真想等着小荷这边有了确切答案再走。
老钟点点头,既然选择干这一行,可不就得学。
他让刘武准备好了马车,杨氏准备了果脯,而钟小荷又捡了几盒牙粉和几个孔明锁给他小舅带上,“小舅,这牙粉外祖外祖母一盒,大舅二舅三舅你们各一盒,还有大表姐一盒。孔明锁一个孩子一个。”
杨小舅道:“这么贵重的东西,你的舍得?”
“那是卖价,牙粉咱们买来才一半的钱,好东西,你用了就知道。”
小舅欣然接过,这两样可是明年自己计划要赚大钱的东西。
送走了小舅,钟小荷没急着去隆昌,她要先看看网店是否有动静。
多想了,自家店铺没那么受人关注。
她没忍住,还是打了个电话给那位检测单位的李先生。如她所料,果然,那位李先生一听有新货,而且是大货,立刻上网查阅。
半天,电话那头没声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