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懒得理这些没见识的(第 3/4 页)
卓远图回答的诚恳:“嗯,送了我两支。”
那就是用过了,廖清溪不甘落后:“我也送你两支。”
让卓远图也试试廖家的笔。
东西是现成的,廖家好几个工匠一起动手呢。虽然还处于试制期,但蘸水笔的制作数量也秦向儒那一星半点儿能比的的。
小厮当下就捧来一个长条匣子。
打开之后,赫然就是两支……嗯,姑且算是两支蘸水笔吧。
之所以用了“姑且”两个字,是以卓远图的见识,廖清溪这种笔,和袁冬初比较之后,一定会被舍弃,再也不会归于蘸水笔的行列。
不过,这只是基于使用给出的评判。若论外观,秦向儒弄出的那玩意儿,实在太粗糙、太不好看了。
躺在匣子里的两支笔,笔尖借鉴了袁冬初那支鹅毛笔的笔管,有些改变,蘸取墨水或者可以多些。
但据卓远图的观察,这两支笔书写时的流畅,一定不及袁冬初一方。
除了实用性,廖家蘸水笔在其他方面堪称完美。
廖家蘸水笔的笔尖也是铜制的,但打磨异常细致,可谓光可鉴人。
笔杆就更不用说了,卓远图拿起一支观看。
先不论笔杆用料,单从用漆和彩绘上,就精雅别致,很有格调。
另一支就不用看了,鸡翅木的笔杆,没有彩绘,却雕着三叶兰草,还有一朵似开未开的兰花,突出的是清净淡雅。
如此用心之作,卓远图都不好吐槽了。
就拿他鸿江船厂来说,他看好的是蘸水笔的实用,弄这么精致没意义啊。
“怎么样?”廖清溪得意问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