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当一回恶人(第 2/4 页)
他觉得有必要。
尽管他不能去决定她们的命运,可必要的提醒还是应该的,以免自己亲手把和自己关系较为亲近的两位女孩子往火坑里推。
“为什么大失所望?因为在娱乐圈里想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还会遇上很多肮脏事啊!”
余文钢以这样一句开始了他的述说。
“想要知道在娱乐圈出人头地有多难,我先跟你们讲讲韩国的练习生制度。”
打针也是讲技巧的。
为了避免一开始就吓到这几位姑娘,余文钢决定先从一个难字讲起。
至于他为啥要讲韩国的练习生制度,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韩流来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时,央视引进了第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
那是一部非同寻常的电视剧,剧本是以温暖的爱情为主题,但它却带着微笑,用一把利刃插进了偌大的中国影视剧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成为韩剧侵袭中国的激先锋。
随着《爱情是什么》的热播,随后国内又先后引入了《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看了又看》、《加油!金顺》和《大长今》等热剧。
慢慢地,韩流的种子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开始牵引着中国观众的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文化的审美标准。
韩流这一袭,就是将近二十年,一直到2016年,因为萨德系统在韩国的部署,有关部门在国内颁布了限韩令,这才逐渐终结了韩流的强袭。
可以说,韩流的来袭,影响了中国整整两三代人,在国内发展出了不少的哈韩族。
“在韩国,一个艺人想出道,得先做练习生,这练习生一做,长则七八年,少则三五年,只有极少数才华横溢的幸运儿,才有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出道。”
他开始娓娓讲述起他所了解的韩国练习生制度。
连余文钢都不得不承认,韩流之所以在过去数年,以及未来近二十年内,成为影响东南亚文化和审美的潮流,它的成功和其严苛得近乎变态的练习生制度脱离不了干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