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一万九千名士兵!(第 2/3 页)
最终,在上层压力减小的情况下,农民想要饱腹,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报酬。
这种经济模式,看似比较稳定,但实际上,根本抵挡不住外来的冲击,尤其是商人的利益大多进入官僚、豪强的口袋,很少进入国库,一旦爆发天灾这种强烈性的冲击,那么国家将会无力赈灾,农民将会大规模死亡。
知道其中蕴含的利害,白明哲不敢贸然动手。
想要彻底破除这种经济模式,必须要搭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一种能够分化旧势力的经济模式。
他将写着“官僚+豪强+地主+商人+农民”经济模型的帛书放在一旁,重新拿起一块新的帛书,开始撰写一份调兵文书。
“想要稳定地将咸鱼供给内地边关,必须要打破胶东郡的经济模式!否则,恐怕收获之咸鱼,九成入官僚、豪强之口袋。”白明哲沉吟一声,“吾在此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想要在三个月内,打破此地几十年的经济模式,根本不现实。若是暴力拆解,那么很可能伤民,最后导致民变!因此,吾只能在军队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缓慢的演变,逐渐蚕食老牌势力的蛋糕。”
他将毛笔蘸了几下墨汁,笔尖侧斜,优美的隶书从毛笔笔尖下流淌了出来。
“吾以陛下制诏,征调梁国、辽东郡、辽西郡、燕国、右北平之兵马。”
“梁为大汉诸侯国,理应响应长安号召!今日为十月初三,梁国二十日之内,务必征调一千布甲齐全、长槊锋利之郡国兵,携带一月口粮,以吾传信兵为首,即可赶往胶东郡高密县,接替高密县城防!不得有误!”
“燕国亦大汉诸侯之国,燕王定国,乃高祖后裔,大汉血脉,响长安之令当义不容辞!接令之日,望燕王挑选良家子弟三千人,擅马者一千人,合计四千,携带两月口粮,布甲、长槊、弩箭等利器,即可奔赴高密县。其以大汉北军冯驹为首,驻扎与高密县北三十里,等候练兵之令!”
“右北平太守听令,在不影响抵御匈奴的情况下,立刻抽调五千步兵,携两月口粮,攻城利器前往高密县!尔等以大汉北军罗瑾为首,渡过淮河之后,直线向东,驻扎于即墨城西三十里!等候练兵之令!”
“辽东郡郡守听令,立刻组织五千擅骑者,携带两月口粮,弓弩若干,前往高密县!尔等以大汉北军万震山为首,驻扎于夜邑之西三十里,此地为平原地带,尔等在此,务必扼住胶河北部之区域!凡是胶东郡官员、士兵意图过河,立刻派人到高密县上报!”
“辽西郡郡守听令,鉴于辽西郡接近乌桓左贤王部,受骑兵骚扰较为严重,君征调四千良家子弟组成步兵,携带甲胄、口粮,连夜奔赴高密县!尔等以吾为首,驻扎于计斤县东北二十里,控制通往即墨城之水源!”
一千梁国士兵,再加上一万两千步兵,再用六千骑兵辅助,一共一万九千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