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来者不善(第 2/4 页)
白明哲起身,拱手作揖,道:“廷尉左监大人慢走。”
“嗯。”赵禹点点头,捧着万民书,径直离开。
…………
赵禹走后大约半炷香,白明哲就被安排在一间铺满了干草的牢房中。
牢房的墙壁很粗糙,是用泥土糊起来的,用手指一戳,还可以扣下来一大块干泥巴。
在角落处,还摆放着一个断了手柄的木桶、一只破旧的陶碗。
木桶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陶碗上面则是覆盖着一层淡灰色,薄薄的蜘蛛网。
看样子,这里应该很久没有关押犯人了。
白明哲躺在干草堆上,枕着胳膊,翘着二郎腿,慢悠悠的感叹:“呼,没想到,我竟然还有机会体验体验牢狱生活。”
“不知道刘彻打算怎么处置我呢?也不知道韩安国有没有把高产稻米的消息呈交上去。”
“如果刘彻知道占城稻的产量,估计现在应该衣衫不整的从未央宫冲出来了吧。”
大汉的赋税与农民的产量息息相关。
一个能够让农民一年增产近八倍的作物,这其中蕴含的好处绝对不止饱腹那么简单。
大宋为什么富庶,为什么一直有钱赔款?
还不是因为农民吃的比以前饱了,有余粮去买卖,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想要发展工商业,必须要农业先发展。
在华夏大地上,几乎每一次工商业繁荣顶峰,都是农业高度发展的时期。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国家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问题。
只要占城稻引进大汉,那么种植之后,来年的赋税绝对可以达到以往的四倍!
四倍!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慢性增加,这是在飞!
任凭哪一位君王,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都会为之疯狂。
开仓廪的损失,在这巨大的收获的掩盖下,显得就微不足道了。
若是战国之时,诸侯得知了这个消息,还合纵连横个锤子,直接组建一支七国远征军,一路南征!
届时将会直接打穿百越!
趁着这个机会,再好好的传播一下华夏礼节,让猴子和阿三的土著祖先好好的体会体会孔孟之道!
诸葛亮当年如果知道这个消息,还搞什么北伐?还玩什么六出祁山?
直接南征多好!
打下来猴子,顺便再灭了阿三,还愁粮食不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