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祥瑞+《天工开物》(第 2/4 页)
这一些在汉代历史中都有迹可循。
西汉的酷吏,几乎皆出自中尉!
前有郅都,宁成,后有王温舒……
他们追求的也是让犯人“舒服”,只不过这个舒服与廷尉的舒服,完全相反。
“既然汝知晓吾中尉之名声,最好老老实实交代!刚才冲击吾中尉甲士之游侠,究竟来自何方!”韩安国眼睛中充满了血丝,声音沙哑,神色狰狞。
“这才离开平阴几天,吾等又受到拦截。小子,汝当真是一颗灾星!”
“韩公,草民也是受害者。君就算是将吾斩杀于此,吾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呵,无缘无故,他们为何源源不断的袭击吾中尉甲士?难不成纯粹是想要找死?”
白明哲拱手,恭恭敬敬地说道:“韩公,除了纯粹的找死,还有一种可能。草民数日之前开仓廪,救灾民之举动感染了他们。”
“自古以来,游侠重义!之所以前赴后继袭击车队,除诸侯王想要令长安难堪之外,还可能是想要使草民免受牢狱之灾耳!”
任侠之风兴于战国,盛于秦汉,中国人血性的光芒豪迈的风格尽展。
此时的游侠,仁义为先!
游侠来源有很多:刺客、战国诸子、民间、特殊精神气质的士。
无论来自哪一部分,这一些人皆注重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
一旦觉得内心世界受到了玷污,若因为敌人,则不惜一切代价,与之拼命;若因为自己,则自杀谢罪。
游侠自杀的因素往往有多种:为自尊,尽忠、恐惧、绝望、利他、愧疚、悲痛、谢罪等等。
就像是西汉初年,田横因不愿降汉自杀之后,手下五百名壮士一同自杀赴死。
士为知己者死!诠释了西汉最大规模的自杀事件。
也像是司马迁在完成《史记》之后,用壮烈之死使世人铭记。
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白明哲目光灼灼,拱手对韩安国说道:“韩公,草民恳请君忘记今日袭击之事。”
“大汉之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所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若因为一场误会,导致游侠被陛下赶尽杀绝,那么最终损失的将会是吾大汉!”
韩安国眯着眼睛,咧开嘴,看了看两侧甲士,哈哈笑了,道:“不服从大汉律例之人,死了之后竟然还是大汉之损失!汝在做梦吗?若今日之事不追究,吾中尉之名誉如何维护?今日游侠敢冲击中尉车队,孰能保重,明日他们不会冲击未央宫?!”
韩安国最后将声调提高,大吼一声:“陛下之安危,岂是汝一介草民可以插手的?”
白明哲将双手放下,自然垂落,望着韩安国,轻轻地摇了摇头。
“韩公!吾原本以为汝会以大局为重,没想到,竟然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