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再战诸子百家(第 2/4 页)
白明哲之行为,毁坏纲常礼教,若尼父在此,定然会再一次上演诛少正卯的戏段。
他没有亲自上书,请求刘彻将白明哲下狱,已经很给面子了。
如今寄托了自己生平心血,曾经被视为除吕步舒之外,儒学第一继承人的褚大竟然为之求情,这让董仲舒深感愤怒。
乱臣贼子,异端之行,岂能令圣人网开一面?
褚大哀鸣道:“师尊,三思啊!”
房间中的董仲舒摇摇头,道:“大,汝未经历官场之事,所思所想还是太过稚嫩。若胡师在此,断然会直接棍棒加身,将汝打醒。此事涉及吾儒家几百年之基业,若贸然参与,诸子百家趁此反扑,汝让吾如何面对黄泉之下的子夏先生?如何面对昔日的儒家诸子?”
作为子夏的六传弟子,孔子的七传弟子,他必须为儒家未来考虑。
其一举一动,关乎儒家未来。
褚大抬起头,凝视屋中那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道:“师尊,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今白明哲贤弟为黎民百姓,调函谷关之粮,救济代国百姓,甚至以杀人成仁之志,布恩施于天下,此乃王道也!”
董仲舒没好气的说道:“哼!王道?其既非尼父,又非君王,又何谈王道?若仓廪不开,粮食运送至北方战线,在诸位将军的带领下,吾华夏故土定当收回!”
“嘎吱……”董仲舒起身,打开房门,看着跪在屋外的出发,凌然道:“官不官,臣不臣,三代以来,有何王道至于斯?”
公羊的王道观念,和谷梁不同,他们认为,三代之后、第四代来临之前,至高的王道当为孔子!时王之流,仅为假王。
他摸着褚大的头,语气甚哀,“原本吾以为,汝此次跟随白明哲前往雁门会有所收获,没想到,目的地还没到达,汝竟然会先忘记儒家精髓。唉,吾对汝很失望!”
褚大俯首在地,不敢抬头,道:“弟子知罪。”
董仲舒调和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将愤怒压制,诚恳的说道:“褚大,汝心境不平,还是应该多熟读经典,从中领悟诸子之奥秘。否则,吾怎么放心将偌大的儒家交付与汝?”
褚大流着泪,跪在地上,颤巍巍的说道:“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自幼以来受到的教育,导致他不能够反抗恩师的教导。
所以无论董仲舒说什么,他都要听从。
不过即便如此,他已经做好了与白明哲一同赴死的准备了。
“哒哒哒!”
“哒哒哒!”
忽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一名家仆捧着一卷竹简,大声喊着:“博士,博士,卫侍中信件!”
“卫侍中刚才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
“卫侍中?他送信干什么?”董仲舒眉头一紧,抬起头,望着跑步前进的家奴,“速速拿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