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白褚之交(第 2/4 页)
褚大高喝一声,“吾乃董仲舒、胡毋生之门徒,兰陵褚大!”
“褚兄,君来了。”白明哲小跑到门口,将褚大请了进来。
褚大忧心忡忡,一边走,一边对白明哲警告道:“贤弟,若君不上报长安,利用绣衣御史身份征调函谷关之粮食,开仓放粮,救济代国百姓,天下势必会大乱!到时候各地官员必定会进退两难,在大义与德性之间进退维谷,汝让他们如何取舍?”
一般来说,各地的官员都是从当地选拔而出。
若白明哲真的做出那种大逆不道之事,其他郡国的百姓势必会攀比,当时候百姓们用不顾乡党之死活的罪名来威胁地方官,当地官员该怎么办?
是继续忠于刘彻,派兵看守粮仓,还是顺从百姓之诉求,同样打开仓廪,救济灾民?
于义于忠?
无论是哪一种做法,官员都不会愿意承受。
“况且,汝要如何说服右内史,让他同意打开函谷关的军仓?”褚大补充一句。
如今还没有实行平准法,函谷关各地征收的粮食都归右内史管辖。
想要开仓放粮,没有右内史的手令,镇守粮仓的部队绝对不会听的。
右内史的治所位于长安县,长安县距离长安城不足百里,为了小命,右内史势必不会轻易答应。
因为刘彻要是因此震怒,他跑都来不及。
说不定第一天晚上下达的命令,第二天一早捉拿他的中尉甲士就到了。
人家不至于为了一些和自己不想干的百姓,拿官帽来赌。
“褚兄,吾就没打算说服右内史。吾打算直接带人去函谷关军仓,让守护仓廪之人开门。”
褚大摇了摇头,“此举不可行,他们只看手令!哪怕君带去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动摇他们的信念。”
“这个君就放心吧。出发之前,陛下可是给了任命手令的,绣衣御史的行为,代表的就是陛下的意思。”白明哲请褚大入座,然后粲然一笑,“况且,想要协助大农令疏通河道,必须要调动晋阳守军。而调兵的前提——军粮充足。开函谷关仓廪,这是在协助大农令,哪怕陛下追究起来,吾亦不惧!”
褚大不是傻子,听了之后,反应了过来,他声音都颤抖了,道:“汝难道想要假借大农令的名头,令函谷关周边仓廪大开?”
白明哲鼓鼓掌,大方的承认,“然也。吾要用陛下手令,大农令口令!”
“不可!汝这是在往绝路上走!假传命令,再加上随意开仓,无论哪一项罪名,都足够汝死上十次了!”褚大不断地摇头,同时,用充满了杀意的眼神盯着陈尊。
就是这个家伙,导致白明哲想不开!
他现在貌似明白了孔子诛少正卯时候的心情了。
他在考虑,要不要杀了陈尊!
褚大已经决定,无论白明哲提出什么样的主意,他都不会同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