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传承(第 1/4 页)
自从凤清跟韩父说了自己盖房子的打算之后,再加上凤鸣对自己的一番分析,韩父去街上卖苹果都不是那么积极了,家里这马上就要发生大事了,这一天三十五十的钱真的已经引不起韩父的兴趣了。
倒是韩母,背后问凤清:“凤清,你跟凤鸣真的就只是跟着你二哥他们在公司做几年下来就挣了这么多吗?”
凤清说:“对啊,我跟凤鸣放假不都在市里跟着忙活吗?娘,您不信我们能挣这么多钱吗?”
韩母说:“我不是不相信,我就是觉得做买卖原来这么挣钱啊,这才几年啊,你们来就分了这么多,那你们的公司一年得挣多少啊。”
凤清说:“娘,凤鸣那天的话,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是给您还有我爹找挣钱的门路呢,侍弄苹果园其实也不是很累,但是既然有更挣钱的买卖,为什么不去做呢?娘,您跟我爹啊,我早就看明白了,就算是以后我们仨在外面都混的很好,你们也不会跟着我们一起住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现在就把更省事的事情先慢慢的打基础呢?”
韩母叹了口气,说:“孩子啊,你爹是个当父亲的,父亲是什么,就得是孩子的依靠才行啊,现在倒好,让你们这俩还不到二十岁的孩子给出钱盖房子,你让你们爹的自尊心往哪里放?”
凤清说:“嗐,娘,您好好的说说我爹,等以后挣了大钱,好好的给我们弄些嫁妆不就行了,我可不嫌嫁妆多呢。”
韩母说:“你看你,又开始不正经了,那什么,我好好的说说你爹。”
韩父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盘算,二闺女的那些话对他触动很大,他虽然在村里种地,但是平时喜欢看个新闻,看看报纸,所以能知道一些最新的资讯,大道理看不明白,但是一些小道理韩父还是明白的。
凤鸣说了那些话的第二天,韩父就从镇的东头一直慢慢的溜达到西头,还真的让他看出一些门道来,所以,在心里仔细的盘算过,又去村里相熟的已经盖了楼房的人家家里咨询之后,盖楼房需要多少钱,需要采购多少材料,请多少人工,韩父心里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数了。
公元一九九九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用立丰的话来说就是,是一个能够载入韩家历史史册的日子,晚上吃过饭之后,韩父就把一家人召集起来,说了自己这两天出去打听的事情。
镇上为了发展小城镇建设,鼓励大家在大路的两边盖楼房,所以,宅基地是不用花钱的,初步估算,能够把房子给建起来的基本的费用是十万左右。
凤鸣听了,说:“爹,您这个费用的计算,是不是按着他们用楼板盖楼房来算的啊?”
韩父说:“对啊,镇上的人家盖房子不都是用楼板还有红砖吗?”
凤鸣说:“爹,我的意见呢,这房子盖了呢是咱们自家人住的,既然是咱们自家人住的,咱们就往好了盖,这种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太差,混凝土结构的房子抗震性能好,还结实,要不然咱们就盖这种吧。”
韩父听了,说:“孩子啊,咱们村里都是用红砖还有楼板盖的啊,你这混凝土结构的房子是个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不知道造假是多少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