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过年(第 1/3 页)
水饺下好了先用小碗盛了放到院子里面的供桌上面,都放好了,这才用盖帘盛了,第一盖帘让韩父端到奶奶的屋里,后面的才端到韩父韩母的屋里。
周围已经响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有邻居开始发纸马了,韩父带着陈致诚跟立丰,再加上过来凑热闹的大姑还有大姑父,热热闹闹的敬了天地,烧了纸,放了鞭炮,大家就赶紧吃水饺。
大年初一拜年都是赶早的,大家都没想到,二叔跟二婶早早的就过来奶奶这边,二婶很是诚心的给奶奶还有韩父韩母拜了年,韩母就招呼二叔一家子去自家那边吃水饺。
天刚亮呢,出租车司机就过来了,二婶还得赶到医院去输液,奶奶给送到胡同口,再三的交代二叔二婶安心的在医院治病,家里不用挂心。
二婶的心情很复杂,回家来过了这个年之后,下一个年能不能过都是未知数,现在的医疗水平不是多先进,特别是在一个地级市的医院里面,二婶病区里从二婶住院开始就已经有好几个去世的了,二婶的思想压力很大,她很害怕自己挺不过这次,万一自己挺不过去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办?两个没有娘的孩子能有什么好的?老话说的好的,大娘婶子一大群,不如亲娘一个人,没有娘的孩子,真的就是一根草啊。
再有就是钱,二婶现在可以说是身无分文,之病住院的所有的钱都是二叔张罗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借的,这些钱以后都是要还的,万一自己手术不成功,挺不过去了,钱还是得还给人家,这都是二叔的负担,家里的两个孩子受影响是肯定的了,二婶实在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像厂里那些小工人一样,小小的年纪就到厂里打工。
二叔二婶走了之后,立勤跟凤涓的情绪都不是很高,韩父对立勤说:“你现在就是家里的大人了,走,跟着我去村里拜年去。”
立勤答应着,跟在韩父跟大姑父身后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大姑父在村里可是有很多认识的,他已经跟好友们约好了,中午去其中一户人家家里吃饭,跟好友们好好的聚一聚。
韩母带着家里的女孩子,去几户人家家里拜年之后,就赶紧回家了,家里还有大姑跟姑奶奶呢,出来时间太长了也不好。
大姑父在村里待了好些年,每年都是年初二过来,跟原来玩的好的几个凑一处说说话,好些年初二要陪着老婆走娘家,所以能凑到一处的时间也是有限,今年不一样了,都过来陪着过年了,自然是有的是时间凑到一处,大姑父中午就是在村里一户人家家里吃的饭,当初生产队的人凑到一处,很是热闹的喝了一下午的酒,大姑父喝醉了,还是陈致诚给扶着回了家里,让大姑好一阵的笑话。
大年初二陈致诚陪着去的姥姥家,他开着大姑借的车呢,虽然有些挤,但是总好过自己骑自行车去。
去了之后听说昨天是甜甜自己开车带着赵军跟孩子回来的,上午八点多到的家,吃了午饭就走了,大舅大妗子的意思是让赵军留下来,不做别的,明天跟着去一趟他姥姥家也好啊,赵军不愿意,嫌弃家里太冷了,硬是跟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走了,大妗子为了这个还哭了一鼻子,说生个儿子有什么用,姥姥说让他们两口子好好的对闺女,以后他们还是得指望闺女,大妗子又开始骂赵苓,说她不听话,离了婚给家里丢了人,气的赵苓当时就要带着孩子走,还是二舅跟二妗子给拦下来,大舅家的大年初一,可谓是精彩纷呈。
韩母让凤清带着弟弟妹妹去大舅家里看看,给大舅大妗子拜年,凤清听了姥姥的话,可是非常想去看看大舅跟大妗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大舅家的门锁着,估计一大早就去走娘家了吧。
凤清说:“我还想着好好看看大舅大妗子是个什么脸色呢。”
立丰说:“我觉得你这是在落井下石,去看人家的热闹。”
凤清说:“对啊,我就是去看热闹的啊,谁让他们自己不争气呢,自己做的不好了,那就得有让人家看热闹的心理准备才对,要不然谁整天还得琢磨着做这个事情是不是会被人家笑话。”
立丰说:“可惜大舅大妗子有准备,人家早早的就躲出去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