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许秋:“我打算试着冲击一下CNS。”(求订阅)(第 4/4 页)
最后,轮到四个本科生汇报。
他们虽然都是萌新,但积极性都很高,学习劲头十足,现在进组接近两个半月,基本上可以算做半个劳力来用了。
这也主要是因为他们每周到课题组的时间只有两三天,如果是干满五六天的话,每个人都可以约等于一个孙沃。
毕竟,科研这东西门槛说高也高,说低也低。
单独实验操作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把流水线上技术工人拉过来培训一个月、两个月,基本上该学的都能够学的会。
最主要还是看背后的科研思维与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发文章的时候,给出想法的人、撰写文章的通常被认为贡献更加大,会挂一作,而实际干活、做实验的人贡献相对较小,会挂二作的原因。
组会结束后,许秋跟随魏老师前往材一218。
魏兴思向许秋递过一瓶巴黎水,然后拉开办公桌旁边的转椅,笑眯眯的说道:“来,这边坐,详细说说两个效率破14%的体系。”
许秋也没客气,拧开巴黎水的瓶盖,喝了一口,润了下嗓子。
这不就是汽水嘛,淡淡的青柠味道……
好像也没毛病,人家卖的确实是汽水。
许秋详细的解释了一遍叠层器件和y系列材料优化的过程,以及之后的规划:
“……之后,我的实验计划……”
“y系列受体,主要是对中央dad单元进行改性,保持d单元不变,对a单元进行修改,计划采用bt,ntt等结构单元取代nt……”
“叠层器件,除了采用三元体系的有效层作为底电池,调控三元体系共混比例,以及顶电池、底电池的厚度外,我打算同时进行传输层材料的改进……”
“具体的方案,我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传输层材料,m-pedot,可以取代之前使用的普通pedot……”
这些工作,许秋不打算完全指望莫文琳,让她做做前期的实验还好,之后的实验主要还是得靠自己。
毕竟,莫文琳也只是一个刚刚入门没多久的新人,很多时候只会被动的执行指令,而无法自主的进行改进。
许秋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在寒假前,两个体系中至少要有一个体系要取得突破,效率达到15%以上。
虽然现在模拟实验系统中,y系列的性能达到了14.8%,比叠层的14.5%更高一线,但许秋反而更看好叠层体系,因为y系列材料,想要改分子结构的话,工作量比较大。
而叠层体系只需要调工艺,相对来说更容易发挥出系统的优势。
魏兴思不住的点头,听到最后,眼眸精光一闪:“这么说,两个体系效率都有希望上15%?”
“嗯,非常有希望。”许秋自信满满的说道:“我打算试着冲击一下cns。”
“难怪你之前问我发cns拿多少奖金的事情,原来早就成竹在胸了啊。”魏兴思笑了笑,提议道:“要不把两条路径结合在一起,y系列做叠层?这样会不会更加稳妥一些,出成果会更加快一些。”
许秋考虑片刻,回应道:“我打算叠层先只用itic系列。一方面算是给itic这个系列一个完美的收官,另外一方面,叠层器件主要考虑的是底电池和顶电池两个体系的互补,并不是二元体系性能好就一定适合做叠层。”
“唔……好啊,是我心急了,按照你的思路进行就好。”魏兴思话锋一转:“对了,下周一的‘有机光伏研讨会’,我打算让你代表我们课题组在大会上进行汇报演讲,你可以吗?”
许秋愣了一下,他之前完全没有想过魏老师会让他讲。
这次报告的规格还是比较高的,不亚于上次龚远江组织的会议,而且自己这边还是东道主举办方,万一玩砸了,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不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刚好也可以当做是前往漂亮国参加mrs会议前的一场预演。
想到这里,许秋回应道:“我可以。”
“行。”魏兴思点点头:“那你准备一下ppt,时长大约是半小时左右,然后和吴菲菲确认一下具体的场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