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78 迎接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求订阅)(第 4/4 页)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副作用,不像股市里最终会割韭菜。

    如果说破千的文章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开山之作,那么被引用次数能够破万,基本都是一个大领域的开山之作,并且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1995年,f wudl和aj heeger等人开创了有机光伏领域,工作被发表在《科学》上,那篇论文目前被引用次数为7000+。

    这种级别的工作,被引用次数都没有破万,文章引用次数破万的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还有文章的被引用次数破10万的,不过目前仅有三篇,还都是生物相关的领域。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大多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实验室技术。

    其中,蛋白质定量、dna测序、page、westernblot等方法类研究名列前10位,它们由于提出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法,成为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标准的参考,导致了大量的引文。

    与许多其他领域相比,生物学家往往更多地引用对方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生物实验室技术被引用。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著作是1951年的一篇论文——“protein measure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福林酚试剂测定蛋白质)”,它描述了一种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现在已经有超过30万次引用。

    另外,要进入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前100名,至少需要12000+次引用。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引用次数破万的文章数量也不过一两百篇。

    当然,单看被引用次数去评判一个工作的好坏,肯定是不够客观的。

    一方面,较早的论文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引文;

    另一方面,一些世界著名的论文,因为它们是真正的基础性发现,很快就成为了教科书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熟悉的、不需要引用的术语。

    就比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dna双螺旋的测定和高温超导体的发现。

    因此,现代文献计量学家在衡量一篇论文的价值时,不喜欢简单地统计引文这样传统的方法。

    相反,他们更喜欢比较年代相近、领域可比的论文的引文数量。

    这也是现在多用高被引、热点文章两项指标,来评判一个工作好坏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