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莫文琳:我这个第三作者还真是实至名归呢(求订阅)(第 4/4 页)
魏老师倒是对价格不是很诧异,当即表示:“都测一下吧,这钱省不了,对了,你打算派谁过去?”
许秋回复道:“莫文琳,我准备把时间预约到周四或周五下午,因为这边准备器件还需要一些时间。”
魏兴思点点头:“可以,就这么办吧。”
除了这补测r-soxs和补充第三方检测报告这两个问题外,审稿人提的其他问题都比较简单,韩嘉莹可以独自解决。
回到216,许秋盘点了一番现有效率超过10%的体系,发现还是蛮多的。
包括他自己的it-4f、it-dm,邬胜男的fn-4f,莫文琳的三个三元体系,陈婉清的ieico-4f,韩嘉莹的pbdb-ts、h43,加上当前jacs的h22,一共十个样品。
一次性测试这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打折……
嗯,大概率是想多了。
指望黑店能够打折,难度无异于让野鸡从良……
许秋在网上找到检定员的联系方式,然后和对方预约了周四下午的测试。
这次样品需要长途跋涉运往京城,希望第三方检测的结果和实验室中的结果偏差不要太大。
一般情况下,检测都会存在偏差,通常认为偏差在5%以内,或者10%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像徐正宏的idtbr体系,最高效率11%出头,标定值是10.63%,偏差大约3%。
许秋换回了原来0.09平方厘米大小的掩膜版,让莫文琳补做几批器件,保证每个样品都有两个以上的器件达到效率最高值附近。
至于为什么要换原来的掩膜版,主要是因为nim检测是每测一个点就收一次的钱,他必须要保证送去第三方测试的器件就是性能最好的那个。
而用遮挡板的话,就很难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