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来帮你们扫除其他障碍(求订阅)(第 4/4 页)
“我觉得,有必要。”许秋认真回道。‘看来魏老师内心也早就有了一些想法,不然不可能直接就提出来要买仪器,而且还掌握了大致的报价。’
“行,我再考虑考虑,tas就算了,那个太贵了,我想办法找找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估计要走国外的关系。”魏兴思走之前,补充道:
“反正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难题,及时和我提,你们就安心做实验,实现自己的想法,我来帮你们扫除其他障碍。”
……
接下来,许秋继续工作。
他将四大体系最优器件对应的暗态j-v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先将横轴零点处的数据进行归零化,然后将坐标轴横轴左侧的数据取绝对值,这是因为此处的电流密度是负数,最后对原点外的其他数据取对数。
得到的曲线,整体像是一个弯曲的v型曲线,通常考察其在横轴左侧的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曲线形态分别受漏电流、复合电流、串联电阻的主导。
之后是数据分析,本来许秋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可在阅读过相关文献过后,发现难度并不高,至少比trpl分析起来简单多了。
只需要绘制好图片,将图片放入正文中,如实描述一遍,最后再加上一句“暗态j-v曲线正常”即可。
该引用的文献还是要引用的,反正之前写trpl的时候,文献顺序已经乱了,不介意再多插几篇进去。
期刊一般也不太会限制文章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不过也是有潜规则的。
比如,有机光伏领域平均一篇文章引用50篇左右,大部分的引用都在引言部分,会占到30-40篇,剩下的部分则分散在正文的各个表征手段,引用了别人的观点,就要标注出处。
当然,不同领域也会有差异,像段云的热电领域在25篇左右,吴菲菲的钙钛矿领域在30篇左右。
完成暗态j-v曲线部分后,许秋也弄明白了暗态j-v的一大重要作用——
用来辅助证明亮态j-v数据的可靠性。
如果器件的性能非常好,像pce11这样光电转化效率超过11%的,它对应得暗态j-v曲线一定是正常的。
假如曲线形态不是很正常,那么别人自然就会怀疑亮态j-v曲线数据的真实性。
期刊的档次越高,审查越严格,对数据完备性也就高,造假的难度也就越高。
……
周日,许秋把修改稿交给魏老师,两人又一起改了几个版本,这才将最终版本回传给编辑。
历时一周,aem文章大改终于落下帷幕,这也是许秋改文章改的时间最长,最艰难的一次。
‘希望文章可以顺利接收。’许秋想了想,寒假回来,遇到了好多的事情,之前规划好的实验节奏完全被打乱。
‘但愿下周不会再遇到什么幺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