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55 叠层器件,双倍的“快乐”(求订阅)(第 3/4 页)

    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的有机光伏体系,把有效层的膜厚做到100纳米左右,就算偏离了最佳膜厚,通常也能达到最佳膜厚效率的90%。

    如果不是冲刺效率的工作,可以做的不那么精细。

    而双终端法制备的叠层器件,有两个有效层,需要同步优化两个膜厚。

    两个膜厚就是双倍……不,是相乘的“快乐”。

    不仅如此,摸索的范围也更大,底电池一般要从50纳米做到300纳米,顶电池要从50纳米做到200纳米。

    以底电池膜厚50-300纳米,顶电池膜厚50-200纳米为例。

    就算是以非常低的精度,比如50纳米为间隔进行摸索,也需要做6*4=24组器件。

    这么低的精度,在冲刺高效率的时候,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为有时候膜厚差10纳米,效率可能就会偏差0.3%、0.5%。

    那么选择高精度,比如10纳米为间隔进行摸索,就需要做26*16=416组器件。

    现实中,要是做416种条件得累死,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折中的选择,以20纳米为间隔的话,也需要11*9=99组器件,保守估计也得爆肝一周才能完成。

    这或许是叠层器件做的人比较少的原因,不仅加工工艺的门槛比较高,还费事。

    而把这些优化放在模拟实验系统中进行,就相对简单一些,可能两三天就能完成现实中一个月的工作量。

    但同样,对叠层器件进行性能摸索的时间消耗,也是远超之前单结器件的。

    这便是许秋之前确定了以idic-4f、ieico-4f为体系做叠层器件后,一直没有轻易更换有效层材料的原因。

    毕竟每换一个体系,都需要从头摸索一遍,消耗的时间成本会非常的高,何况那个时候,主要在优化传输层的结构,如果换了新的有效层体系,参照物就变了。

    总的来说,做叠层器件的时候,需要构建一个叠层器件阵列,一边是底电池有效层的厚度,另一边是顶电池有效层的厚度。

    许秋在阅读yang yang课题组发表的叠层器件文章的时候,看到他们将这个阵列表现为一个二维图谱,横坐标是顶电池有效层的厚度,纵坐标是底电池有效层的厚度,中间用颜色和等效率线标注出对应坐标点的器件效率。

    此外,yang yang他们还绘制了一些关于叠层器件效率的理论分析图谱。

    这些图谱非常的直观,许秋决定同样将类似的方法应用在自己之后的文章当中。

    其他人已经造好了的轮子,自然没有不用的道理。

    周一,组会。

    吴菲菲带领的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叠层器件的制备与优化开始正常运转,她们参照有机光伏那边的经验,对自己的工艺进行改良。

    不过,因为上周许秋器件做的比较多,其他人抢不过他,像孙沃基本上都摸不到手套箱,所以钙钛矿团队上周加起来一共就只做了一批器件。

    看到这个情况,魏兴思也在考虑要不要尽快搬迁实验室了,现在只有两个手套箱,实验资源确实有些紧张。

    不过,想了想搬迁的难度,还是决定再等等看。

    好在,钙钛矿虽然只有一批器件,但器件效率相较于之前提升的还不少,从8%达到了9.6%,算是实现了一个小突破。

    另外,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吴菲菲基于8%的效率,30%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的结果,开始整理文章,目标期刊jmca。

    吴菲菲写文章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不到一周的时间,进度便达到了五成左右。

    现在钙钛矿团队大体的分工,是孙沃带着两个本科生负责干活,吴菲菲负责写文章和指导实验,偶尔下场做一做实验。

    有点像是许秋带领的有机光伏团队。

    不过,两个团队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方面,吴菲菲的团队人数比较少,只有孙沃一个刚刚入学的硕士生,以及两个本科生,战斗力不足。

    许秋这边有两个博士,一个博后,三个本科生,韩嘉莹虽然是本科生,但进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实力也不差,至少比孙沃强的多,加起来的战斗力估计是吴菲菲她们两倍都不止。

    另一方面,吴菲菲她们当下的研究进展,难以在整个钙钛矿领域,或者细分的二维钙钛矿领域中处于领跑地位,而许秋现在基本上是走在了有机光伏领域的最前方。

    这就导致吴菲菲她们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些边角料,只能看着别人吃肉,发cns,自己勉勉强强喝口汤,文章的上限差不多也就是am了,想发nc估计都有点困难。

    同时,这也导致钙钛矿团队里的孙沃,基本上只能稳定拿二作,而有机光伏团队基本上人人都有机会发一区一作文章。

    孙沃想要发一作的文章,必须自己找课题,因为吴菲菲自己的文章都不够发,不可能随便把课题给他的。

    像孙沃之前发的那篇acsami文章,已经算是吴菲菲半送给他的,后面他想发一作文章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但这对他一个刚刚入门的硕士生来说,属实有些困难。

    当然,学校对硕士生的毕业要求只是一篇中文核心,现在孙沃有一篇sci二区,哪怕魏兴思组里的要求严格一些,顺利毕业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倒也没太大的压力。

    孙沃之前选择读研,虽然嘴上说是“看看自己适不适合科研”,其实是在“逃避就业”。

    现在看来,搞科研好像还不如当时直接去就业呢。

    不过,很多道理都是亲身经历过后才懂,在没有经历之前,就算别人好心提醒,也可能会被当做是在欺骗。

    现在孙沃已经上了贼船,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了,毕竟,他虽然是魔都土著,但也只是普通家庭,不像田晴家境殷实可以随便浪。

    这也是很多课题组导师可以随意拿捏手中研究生的原因,即使学生选择退学等极端的方式,导师损失的也只是一些名声,而学生的耗费的时间,再加上丢失了应届生身份,损失的就非常大了。

    除非家里有矿,或者提前找到了什么稳定创收的手段,不然一般研究生还真的没有什么勇气去反抗导师。

    就算有怨气,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等毕业了再去实名举报一波。

    虽然大概率没什么用处,但恶心一下导师也不错,还可以出口气。

    段云这周请了几天假回老家了,说是去和台城那边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进一步的洽谈,看来他还是更加钟意老家那边的工作,似乎打算确定下来了。

    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年龄比较大了,家里的人也希望他能在家附近工作,不要在外面“瞎折腾”,毕竟,种花家老一辈人的家庭观念很多都讲求一个“落叶归根”。

    不过,当下不少的年轻人对“家”的看法已经渐渐的改变了,他们不再那么看重“家”这个概念了。

    这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现在国内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盖世神医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华娱从男模开始 终极火力 修罗剑神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至尊战王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蜜桃甜 覆水满杯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仵作惊华 盖世神医 慢性沉迷 火焰戎装 忤逆本能 山有木兮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冬至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