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35 结构过于复杂,无法转换(求订阅)(第 3/3 页)

    当然,他这种itic材料是有英文简称的,也可以直接通过文献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对于一些没有简称的材料或者反应中间体来说,无法用文献搜索引擎检索,scifinder便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scifinder这个工具太受欢迎的缘故,网页经常来大姨妈,会提示:“当前请求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

    辛辛苦苦画了几分钟、十几分钟的分子结构,结果一个提示出来,刷新了一下网页,之前绘制的分子结构全部都白瞎了,还是挺让人崩溃的。

    现在的任务是要找“低温氧化锌薄膜制备工艺”的文献。

    许秋首先排除了第三种方法,氧化锌的分子结构非常简单,没必要通过scifinder进行检索,另外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他选择了第一种。

    对于当下的任务来说,第二种方法也不是不可以,比如直接搜索“氧化锌纳米薄膜的制备”,肯定是能找到一些专门研究氧化锌的文献的,但这些文献大概率不是有机光伏领域专用的。

    拿轮子来举例,许秋现在需要一种直径为1的小轮子,通过第二种方法检索到的文献虽然也是轮子,但可能是直径为2的大轮子,并不能直接满足许秋的需求,还需要把这些轮子拿过来自己再加工一遍,才能应用。

    而采用第一种方法去检索同行的文献,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因为都是类似的体系,他们要用肯定也是用直径为1的轮子,直接拿过来就可以。

    ……

    一个下午过去。

    许秋找到了华人研究者yang yang课题组的一篇文章,里面涉及到氧化锌薄膜的低温法制备工艺。

    yang yang是现在有机光伏领域的顶尖大佬之一,他们课题组的文章参考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这是一种只需要80摄氏度退火的“低温”方法:首先完成前驱体溶液配制,用到的溶剂是甲醇,接着需要过夜搅拌进行反应,最后旋涂、80摄氏度热退火即可。

    有机光伏器件中用到的氧化锌传输层薄膜,实际上是由一个个粒径相对均匀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堆叠而成的,表观上是二维的纳米薄膜,其实本质上是零维的纳米颗粒。

    而溶胶凝胶法是先用氧化锌前驱体溶液得到溶胶、再将其转换为凝胶,最后高温将凝胶转变为氧化锌的纳米颗粒,在最后一步转化过程需要高温。

    看到“过夜搅拌反应”这一步,结合“低温”退火这个条件,许秋推测yang yang他们采用的方法,并非是组里常用的溶胶凝胶法。

    可能是直接制备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溶液,这样旋涂的时候得到就直接是纳米颗粒,因而最后不需要高温退火去把凝胶转化为氧化锌纳米薄膜,只需要用相对的“低温”把溶剂挥发掉即可,甲醇的沸点只有64.7摄氏度,采用80摄氏度的热退火温度便足够了。

    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采用非叠层的普通标样体系,包括pce10:pcbm、j2:itic等进行实验,探索三种优化传输层的手段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