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要想办法找点新活儿干了(求订阅)(第 3/4 页)
其中,itic被放在领奖台的中间,也就是冠军的位置,其分子两端的icin基团就像是两只高举着的手臂,旁边亚军的位置是pcbm,一个带着侧链的胖乎乎的圆球,另一边季军的位置,是pdi,一个长条状的分子。
这幅图片寓意着itic类型的非富勒烯材料的崛起。
虽然有踩二捧一的意味,但学术圈就是这样的,自己开发出来的材料自己都不敢说好,那别人就更加不会认可你。
何况,现在说的还是事实。
接下来,有机五人组开始汇报。
陈婉清ieico-4cl的工作,上周测试了光源的giwaxs和r-soxs,目前数据基本补齐,目标期刊jacs。
这次学姐换jacs投了,主要是因为她投am一直被拒稿,也被拒出了火气。
明明自己的工作还是非常厉害的嘛,怎么就中不了呢?
于是,学姐表示:“之前投的am就是最后一次投,不管你这次中不中,我都不会再投你这个期刊了,有本事你就再拒我一次。”
许秋的idic-4f的工作,现在数据已经完全补齐,他在组会上汇报了上周测试的光源数据,主要是r-soxs结果:
“结果表明,这个体系的相纯度比较高,相对纯度在1:0.95……”
“聚集相的相区尺度在30纳米左右……”
“好,很好,”魏兴思称赞了一句,顿了顿又问道:“文章写的怎么样?”
许秋盘算了一下,答复道:“进度大概六成吧,顺利的话,这周应该能出稿。”
这篇《自然·能源》的草稿,许秋写的很认真,每句话都精心打磨过,因此写稿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是换做其他文章,哪怕是am这种级别的communication文章,他花一周的时间基本上就能肝出来。
“慢点也好,慢工出细活。”魏兴思点点头。
韩嘉莹上周j2的工作投出,开始整理j3体系的工作,并着手撰写文章,目前进度为一成左右,也就是刚开了个头。
邬胜男上周“六合一”的工作投出,开始整理m-itic体系的文章,目前进度三成左右,idic-m体系依然在顺位排队中。
莫文琳上周补充完整了两个三元体系,h22:itic:ieico和j1:itic:pdi4-b4t的数据,开始撰写文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