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低温实验(求订阅)(第 3/4 页)
换句话说,一旦石英窗口起雾了,肯定是真空度不够高。
开始准备工作。
首先,许秋让莫文琳在玻璃基片上旋涂了一片itic样品;
然后,将itic样品用铜箔胶带贴在样品台上;
接着,将样品对准一个石英窗口,旋紧样品舱,用机械泵连接样品舱的接口,开始“duang”、“duang”的抽真空。
抽了大约十五分钟真空后,关闭样品舱接口处的阀门,保持样品舱内部的真空环境。
理论上,持续一直抽真空比较好,毕竟就算有阀门,也不能确保真空度一直不下降。
但实际上很难办到,主要原因是测试装置为pl仪器,光学仪器对周边震动很敏感,真空泵要是放在实验台上,测试结果肯定不准,而放在地上的话,连接真空泵和样品舱的金属管子又不够长。
而且,机械泵放在实验室的另一边,移动过来也不方便。
思来想去,许秋还是决定先这样测试起来,要是测试到一半,石英玻璃起雾了,那说明多半是真空度不足,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最后,打开外接的温度控制器,显示实时温度为294.22开尔文(k)。
这个温度还算合理,虽然现在是八月份大夏天,魔都的外温30摄氏度以上,但实验室里空调常开,室温21摄氏度,应该是正常的。
准备工作完成,开始实验。
第一步,灌液氮。
许秋取来一个塑料漏斗,插在液氮舱的上方,然后直接拎起八磅瓶,开始倾倒液氮。
液氮遇到外界的“高温”,不断挥发,哔哩啪啦的一阵飞溅。
许秋双腿张开,呈现扎马步的姿势,主要是防止液氮溅到自己身上,接着一边倾倒液氮,一边仔细听着声音,判断液氮有没有灌满。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平常家里面往暖壶里面灌开水,通过听声音判断满不满,水位越来越高,空气柱就越来越短,震动频率就越来越高,音调也逐渐变高。
液氮、水在这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声音的主要来源是空气。
没过多久,漏斗口也开始缓慢往外面涌出白烟,结合着声音的音调,许秋判断液氮基本灌满,停止倾倒。
倒满后,许秋取下漏斗,在液氮舱的中间缓慢插入一根低温装置原装的棍子。
这根棍子中空、封顶,靠近上部的侧端有一个阀门,可以控制液氮舱是否与外界连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