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综述计划书(第 3/4 页)
“嗯,可以,这样确实比较有逻辑性,上下文衔接的更加顺畅。”许秋赞同道:“正是由于富勒烯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才要发展非富勒烯嘛。”
其实,做有机光伏领域的行内人,包括许秋都懂,你说了一堆富勒烯的缺点,但它有效率高这一个优点,就把所有缺点都掩盖了,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研究非富勒烯这个领域,去强行挑战困难模式的。
但现在他在写非富勒烯的综述,给非富勒烯材料唱赞歌,就必须这样写。
而学姐这种避重就轻的叙事手段,在科研论文中也并不少见。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有机领域人们报道的光电转换效率,都是一个器件呈现出来的最高数值。
为什么要报道最高数值呢,因为人们都知道大部分富勒烯体系下,测得的这个数值很难维持下去,随着测试的时间延长,十分钟、一小时或是一天,很快就会逐渐衰减。
衰减0.5%都算好的了,有的器件甚至能衰减1%-3%,最高效率8%的器件,持续光照后变成5%了,这要是报道5%的效率,连文章可能都发表不出去。
相关研究表明,产生这样的原因,可能与富勒烯在光照条件下形成了二聚体,破坏了原有电池器件的纤维形貌导致的。
只是在大部分非机理研究性质的文献,也就是侧重材料设计、合成的文献中很少会提及这一点。
“还有其他改动吗?”许秋问道。
“改动倒是没有,总体就按照你之前的思路写了,不过‘综述主要内容’这一部分需要你来补充。”陈婉清道。
“好的,这部分交给我。”许秋直接答应,接着又问道:“我比较关心展望那部分,你是怎么写的?”
“这部分我还没写,我觉得可以放在最后,先写正文的展望部分,然后再回过头补充引言部分的,到时候可以再一起讨论一下。”陈婉清道。
“嗯。”许秋点点头,这算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那我们继续分下工吧,第三部分我负责‘光吸收性能’部分,你来负责‘电荷输运’以及‘薄膜显微形貌'这两部分,怎么样?”
“好呀。”陈婉清欣然同意。
这样分配下来,两人的工作量相当,因为引言部分她还给许秋留了个尾巴。
……
又是三天后,许秋负责的部分已经完成,但学姐还没有完成。
他便先行进入第四部分,也就是“总结与展望”部分,既包括对当下领域内存在主要问题的总结,也包括对未来领域关键研究方向的展望。
提出当下存在的问题相对容易一些,直接参照其他人发表的论文即可。
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非富勒烯领域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光电转换效率低下,次级问题是受体材料种类相对较少。
后者很难进行讨论,前者还可以具体展开,进一步拓展至pdi衍生物结晶性过强、a-d-a小分子的电荷输运能力较弱、n2200聚合物体系共混薄膜形貌较差等等问题,而且还可以和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呼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