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第 2/4 页)
首先,这批器件被“真空放置”了24小时,偏离了最佳条件,效率可能会因此而降低0.1-0.3%;
其次,又是在再生前制备的,效率或许会继续降低0.2-0.5%;
最后,再加上莫文琳的加工条件没有做到最优的条件,效率大概率要再次减0.4%-1%。
这么多debuff叠加下来,效率大概率是冲不到17%的。
因此,许秋就没有兴致留下来,转而和韩嘉莹一起去吃晚饭了,他们晚上还约了一起看电影。
元旦档上映了好几部大片,他们只看了《凹凸曼大战毒液》,接下来打算挨个全刷一遍。
今天看的这部名叫《皮蛋竟是我自己》。
讲述的是一个主角,寻找神秘人“皮蛋”的过程,记忆中的“皮蛋”是一直在追杀他的仇人……
经过一番推理、演绎、探秘,最终主角发现“皮蛋”竟是他自己。
原来,主角在杀了人之后,精神失常。
结果,阴差阳错之中,植入了被杀者支离破碎的记忆,还以为仍旧在被人追杀……
嘛,虽然剧情有些雷,但还是可以看个乐呵的。
许秋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喝着快乐水揽着学妹的时候,收到了莫文琳发来的消息:“[哭唧唧]今天这批器件最高效率16.20%,还不如之前的结果呢。”
对此,许秋早有预感,于是把提前准备好的大饼奉上:“下周,我们把手套箱再生过后,好好调控一下条件,必上17%!”
莫文琳不知道是不是吃饼吃到噎住了,并没有回复。
周日,因为莫文琳周六加班干活的缘故,许秋就没让她继续做器件了。
刚好韩嘉莹写了一周的文章,又想“换换口味”,于是学妹便接替了莫文琳的位置,开始制备叠层器件。
许秋也很期待学妹能否延续她的欧气。
上次,就是学妹偶然间的发现,让叠层器件的性能一举突破16%,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一举突破17%呢?
到晚上十点,韩嘉莹终于完成了器件,并采用真空放置的方法,将器件存放在蒸镀舱内。
许秋掐指一算,到明天下午两点开始测试的时候,正好是放置16小时的最佳条件,非常的完美。
说起来,本来学妹最开始属于挂名挂到四作的,结果现在她的贡献量也慢慢提了上来,甚至不比负责合成材料的邬胜男低了。
不过,韩嘉莹也没有和邬胜男抢三作的意思,如果是二作可能还有些用,三作、四作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现在的二作,莫文琳的贡献确实高,她这个二作属于不那么划水的二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工作,吴菲菲已经撰写完毕,于上周日投出,目标期刊cm。
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吴菲菲和孙沃开始撰写综述。
虽然现在计划书的审稿意见还没有回来,但就算acsel投不中,也可以去投afm,再不济投jmca也可以。
综述嘛,写出来,总是有地方可以投去的。
据说,有的课题组存在专门撰写综述的“大佬”,不做实验,只写综述。
而且不是写自己领域的综述,他们专挑热门的领域写,然后一个月写一篇,一年能水十多篇综述文章……
其实,除了大佬写出来的干货满满的综述,比如许秋之前那篇《焦耳》以外,大多数的综述都是近似于给学生练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科学意义,一个人一年发两三篇综述就差不多了,这种一年十几篇的就有些太水了。
而且,综述文章的地位,通常比正常实验工作的文章地位低一档。
如果研究者对外声称自己发了一篇am,那人们默认他发表的是am实验工作,而非am综述,如果是综述的话,一般都会主动声明发表的是综述。
就像对外声明发表了一篇《科学》,那大概率发表的是实验工作类型的文章,而不是短评或者综述。
孙沃上周把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2%,在和吴菲菲讨论后,打算还是先从铅锡混合的二维钙钛矿做起,比如25%的锡,75%的铅、50%的锡,50%的铅。
哪怕新意上差一些,至少先把效率提上去,比如能做到8%、10%的,发一篇小文章出来,之后再考虑去做全锡的二维钙钛矿,也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