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许秋:“我打算试着冲击一下CNS。”(求订阅)(第 2/4 页)
因此,仪器厂商基本都是漫天要价,能卖一台是一台。
类似的,国外垄断的各种高端仪器,不论是光刻机也好,电镜也好,核磁共振仪也好,价格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这个才是“真·漫天要价”,本身的造价或许不到售卖价格的10%,售后也是非常的昂贵。
药物也是一样,存在着很大的溢价。
这便是因核威慑存在而形成的以和平为主旋律的世界格局中的游戏规则。
西方发达国家变得“温柔”了,不再用热武器征服全球,而是通过科技优势来收割全世界的财富。
蓝河他们为了卖仪器,公司内部的员工们都开始兼职销售,到各个实验室进行实地推广,目前主要从魔都的各大高校、研究所开始,比较方便。
对于这种小型创业公司来说,初期确实非常的艰苦,每个人都要充当起多面手。
只有当团队慢慢壮大了,才能把职责划分的比较细致,比如开设售前、售后、研发等等部门。
魏兴思直接联系蓝河购买了一台“第一代薄膜打印机器”,5千块的仪器,并不算贵。
而且蓝河还给打了68折,加上税只有不到4千块。
不过,这个挂梯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挥发出溶剂,要么进通风橱,要么进手套箱,邯丹这边实在是没地方放,只能暂时放到江弯校区吃灰,等实验室整体搬迁过去才能使用。
另外,蓝河光电材料公司那边,再次拓展了一个新客户,几个老客户也偶尔会进行回购。
现在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每周都能够零星的增加一两个客户,情况正在慢慢的变好,材料的品类也开始逐渐丰富了起来。
终于轮到了许秋,他有两个重磅的消息要汇报。
第一页ppt,许秋直接放上了j-v曲线的结果和器件结构图:“叠层器件,效率14.02%!”
“嚯,这个厉害,14%,突破世界记录了啊。”魏兴思激动的站了起来,看着投影幕布上的影像,不住的点头。
“之前yang yang他们组做叠层器件很厉害,我还到他们课题组参观过,他们那边仪器设备非常的好。”魏兴思笑着看向许秋,说道:“说实话,做叠层器件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我之前对组里做叠层器件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现在没想到居然突破了,非常好。”
许秋点点头进行回应,做叠层器件确实麻烦,加工工艺非常复杂,他现在也在摸索的过程中,不过自己有科研辅助系统,对这种加工工艺上的摸索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
就比如现在这个14%的结果,模拟实验室至少帮他节省了一个月的实验时间。
许秋继续汇报关于叠层器件的展望:“接下来,我打算将1d/2a型三元体系应用在叠层器件的底电池中,通过调控三元体系中非富勒烯受体和富勒烯受体pcbm的比例,精确调控底电池和的顶电池电流密度,从而得到电流密度更加适配的叠层器件,实现效率的进一步突破……”
在听到“三元体系”四个字的时候,魏兴思微微有些错愕。
不过当他仔细完许秋的汇报,坐回椅子上考虑片刻,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满意的说道:“妙啊,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值得试一试。”
许秋“嗯”了一声,把ppt翻了一页,再次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基于y系列受体,j4:y3的体系,效率达到了14.5%!”
“多少?14.5%?!”魏兴思刚刚坐下,又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仔细盯着投影屏幕看了好一会儿,甚至还微微有些紧张的问道:“这数据没有水分吧?”
“没有水分,都是真实的数据,”许秋认真回应道:“基于这个体系的效率数值波动也不大,有70%的数据点,效率达到了14%以上。”
“呼——”魏兴思长呼一口气,偏着脑袋,伸手不断摸着自己不存在的胡子,口中念念有词:“短路电流密度25.31毫安每平方厘米,开路电压0.82伏特,填充因子0.70,光电转换效率14.53%……”
过了大约半分钟,魏兴思摸胡须的动作一滞,朝许秋说道:“就先这样,组会后许秋你来我办公室,一起讨论一下。”
随后,他环视了一圈,用严厉的语气的说道:“这个结果你们一定要保密,不能透露给课题组以外的其他人,知道吗?”
说完,魏兴思依次看了看莫文琳以及四个新进组的本科生,得到她们的点头回应后,这才示意组会继续。
看到魏兴思的这个状态,许秋内心不由的嘀咕,幸好魏老师心脏没有问题,不然被这结果惊出病来,可就不好了,他可不想成为“法外狂徒张三”。
看来以后还是不要连续给魏老师惊喜,需要有所缓冲。
基于y系列受体器件的光电性能数据确实非常的强大,尤其是短路电流密度方面。
传统基于pcbm体系的器件,短路电流密度能达到20毫安每平方厘米都属于非常难得的结果,一般都在18、19,超过20毫安每平方厘米就算是“爆表”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的开路电压通常也做不高,可能只有0.6、0.7伏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