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国家奖学金,冲鸭! 下(求订阅)(第 2/4 页)
剩下的50%博士生,只能发中文期刊,或者只能混到二作三作,甚至干脆发不了文章的人,那分数就更低了,约等于0。
也就是说,如果许秋是500分折算为50分,其他有望评上国奖的人就只有15分,绝大多数人只有0-5分。
这就形成了“一超n弱”的格局,导致其他人在科研工作的分差比绩点和操行品德还低,只能菜鸡互啄。
此时的许秋,突然get到了学姐们的点,明白了她们之前说话的含义。
他要是去博士班里一搅和,那就全乱套了。
影响最大的不是那些能评上国奖的人,许秋过来不过是分了一个国奖名额罢了,只要他们本身的文章够多,该拿的奖还是能拿。
而那些发了类似两篇二区一篇三区这样,本来有望评冠名奖学金的人,如果绩点或者“操行品德”拖了后腿,最后没评上,那就比较惨了。
或许真出现这种情况,许秋就会被单独拎出去,直接保送国奖答辩。
然后,让排行第二的人做那个“最高分”,再进行归一化吧。
到时候150分折算50分的话,其他50分左右的人也能拿到17分,可以和没文章的人拉开17分的差距,这样就比较合理。
另外,许秋发现,除了自己这个“漏洞”外,这套评奖体系还有一个明显的漏洞。
那就是对sci一区和sci四区之间的区分度不高,一篇一区从分数上只相当于三篇四区。
学生完全可以灌水十篇四区,把分数给冲上去。
虽然利用这种卡bug式的操作基本上是进不去国奖答辩的,但混个冠名奖学金拿个一万多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评冠名奖只看奖学金综合评分,不看文章。
不过,魔都综合大学的老师们一般丢不起这个脸,不会让学生这样水文章的。
就比如段云之前热电工作转投的三区文章rsc adv.,魏兴思就有些不想挂通讯……
如果说学生自己偷偷投稿,自己做通讯作者,那许秋只能说一句“干的漂亮”,因为这种行为放在以前,差不多就相当于“欺师灭祖”。
研究完奖学金细则,许秋去看了看其他人的情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