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国家奖学金,冲鸭! 上(求订阅)(第 2/4 页)
如果新生的话,因为没有参照,就只能自己估量着来了。
一般新生入选国奖答辩的下限标准,是其他年级里入选国奖答辩学生中学术成果最差的那个。
其他新生可能还会纠结一下自己够不够格申请国奖,对许秋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情。
他这学术成果,别说下限了,上限都给你们打爆。
于是,许秋直接下载了国奖申请表格,开始填写。
国家奖学金的申请表非常简单粗暴,上面是一些姓名、学号等基本信息,下面空着一大栏要求按照格式填写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或者说文章,必须是第一单位在魔都综合大学的,也就是说外校保研生、考研生在原来学校的工作就不算数。
对于许秋来说,只要剔除掉莫文琳是一作的文章就可以。
许秋仔细盘点了一番自己的工作,然后发现,这一年来,他的二作文章有整整16篇!一作文章有9篇!
还有好几篇是共同一作排在第二位的,也按照二作算了。
只看一作的话,sci一区文章一共5篇,包括am两篇,nc一篇,angew一篇,aem一篇,不仅都是一区,而且还都是一区顶刊;
还有3篇sci二区,包括acsami两篇,大分子一篇;
最后,还有一个没出分区的新刊acsel一篇,如果acsel年底出了分区,铁定是sci一区,但学校的规定是死的,只要没有出分区,就按四区算,因此现在acsel就只能算做sci四区。
另外,在投的还有一篇am,一篇《自然·能源》,当然这些不能算作今年的成果。
统计工作真是有些费事,不过,看着一页申请表都写不下的学术成果,许秋还是蛮自豪的。
把申请文件发送给辅导员鲍伟后,许秋看了看课题组的其他小伙伴,他们也都在忙奖学金申请的事情。
陈婉清见到许秋朝她的电脑屏幕凑了过去,笑着说道:“许秋,你不是博三的,真好。”
段云附和道:“是啊,是啊。”
许秋一愣:“学姐,段云师兄,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