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下一篇就投《自然》吧(求订阅)(第 2/4 页)
“作者……也没问题。”
这次的文章作者,有长长的一排,共计十位,分为三个工作单位:
其中,一作许秋,二作韩嘉莹,三作田晴,四作邬胜男,五作莫文琳,六作陈婉清,七作龚远江,八作冯盛东挂通讯,九作t?nu,十作魏兴思挂通讯。
考虑到这篇工作田晴和韩嘉莹的贡献都很高,前者负责了四项机理的测试,并且还优化了文章的图片,后者负责大多数的基础表征测试,以及器件的制备与测试,为了公平起见,许秋让她们两个猜拳,以三局两胜的方式决定文章二作的归属。
最终,学妹以二连胜的成绩喜提二作。
而龚远江、t?nu两位教授对这篇工作没太大的什么贡献,属于挂个名的类型,自然就没有挂通讯,就像之前魏兴思在漂亮国nrel研究时蹭到的几篇《自然》大子刊,差不多就是这样类似的情况。
看完标题和作者后,便是摘要部分。
魏兴思一口气把摘要读了下来,全程没有卡壳,给他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几乎没有什么找到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
他不禁在想,如果什么地方都不改的话,我这个通讯作者岂不是没有一点作为,这样可不行。
于是,许秋就看到魏老师把摘要中的“indicate(表明)”改成了“reveal(揭示)”……
魏兴思又改了几个同义词后,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继续阅读文章的正文部分。
平常许秋、魏兴思看文献的话,一目十行,只浏览关键信息,可能三分钟、五分钟就能读完一篇,但是现在自己改自己的文章,一篇article格式的文章,完整阅读完5000+的词汇,没个半小时、一小时根本下不来。
好在,许秋现在写文章的功力已经不似之前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了,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魏兴思的水平,因此基本不会犯比较初级的语法、时态问题,文章修改起来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两个小时后,魏兴思完整的阅读了两遍文章,包括小标题、每张图片的图注、支持信息,甚至参考文献、作者贡献说明等部分都没有放过。
魏老师放开鼠标键盘,活动了一下颈椎,然后放松的往身后的靠背上一趟,说道:“非常好,我们把它投掉吧,希望可以中一篇《自然·能源》。”
随后,两人转移阵地到办公室大电脑,开始繁琐的投稿流程:复制粘贴标题、摘要、cover letter、关键词,填写每位作者的详细信息,填写建议审稿人的详细信息,填写ban掉的审稿人的详细信息,上传正文、原始数据、支持信息等文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