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不用四舍五入都有两个小目标入账啊(求订阅)(第 2/4 页)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她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镇定。
不过,一开口就露馅了。
学姐没有感情的对着ppt看图说话:“我测试了……,结果表明……,又测试了……,结果表明……,还测试了……,结果表明……”
一共“测试……,结果表明……”了七次,陈婉清终于结束了汇报。
魏兴思见她这个状态,也没辙,他是导师,又不是辅导员,更不是心理医生。
陈婉清刚来那会儿一直做不出成果,他还可以黑着脸“开导开导”她,可现在她有成果了,之前那一套就不太好拿出来用了。
魏兴思说了句“不错,抓紧时间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就摆摆手让许秋接替。
许秋首先汇报他上周帮学姐做的器件光电性能,效率最高达到5.86%,这个结果魏老师已经知道了,他就讲了两句直接带过。
然后是光源的数据,按照文章中的思路讲了一遍,“……3d-pdi分子弱结晶性……与tem、dsc数据相吻合……”。
最后才是重头戏,也就是之前给冯盛东老师那边送样测试的tas结果。
为了弄懂这个实验结果以及冯盛东老师绘制的一张图片,许秋在周日晚上还和冯老师语音聊天,聊了近半个小时。
但机理这玩意,就和《高等数学》考试复习一样,前一天复习后觉得自己都会了,甚至产生“我能考100分,是因为卷面只有100分”这样的错觉,然而第二天转头上了考场就忘了一半,最终喜提59分。
因此,周一早上起床后,许秋还专门复习了一遍,但后来到办公室发生了魏老师被紧急召唤的事件,导致他现在思路又有点断。
不过,当许秋操作激光笔翻页到tas结果那一页的时候,突然发现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于是他轻咳两声,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
“通过415纳米和670纳米波长的单色激光,分别激发单独给体、单独受体以及给受体共混薄膜,利用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可以实现只激发受体材料和同时激发给体、受体材料的效果……”
“对于单独受体的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对于共混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和680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