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现在的学生,一代比一代厉害了啊(求订阅)(第 2/4 页)
许秋心说,今天可是周日哎,早上七点多,就直接给人家打电话?
没想到,二十多秒后,电话还真接通了。
魏兴思没有避讳许秋,直接开了免提。
“喂,魏老师?”冯盛东主动打招呼,说的是中文,他的声音听起来年岁不大,按照许秋的推断,估计三十多岁的样子。
“哎,冯老师,没打扰到你吧。”魏老师语气温和。
“没有,没有,我刚洗漱完,正给自己做早餐呢。”冯盛东那边的环境整体比较安静,应该是在家里或者教职工寝室中,隐约可以听到听筒中有热水壶烧水的声音。
“那就好,”魏兴思没有过多闲聊,直入主题:“我这刚给学生开完组会,我们有一个工作想冲一下nc,是nat. commun.那个nc,你也知道的,这期刊对机理研究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嘛,找你主要是想拜托你帮忙测一下tas、trpl的数据,然后写一些分析放在正文里。”
需要对方测试的主要是tas,通过这项测试可以明晰皮秒级别时间尺度下共混薄膜内部的电荷输运情况,至于trpl只是附带的,毕竟这两种测试需要的样品是一致的,不测白不测嘛。
“可以啊,没问题,”冯盛东语气顿时活络了起来,“近期我这边机时还剩下不少,你们把样品尽快寄过来,我亲自帮你们测试。”
虽然魏老师没有仔细说,但在学术圈里这种程度上的帮忙,基本相当于许诺冯盛东在文章中挂一个通讯作者了,当然,冯盛东的老板t?nu也可能会来分一杯羹,毕竟用的仪器设备都是t?nu名下的,而如果对方有学生参与了测试,那么该学生也会挂名作者,不过排名不会太靠前。
“那行,”见对方满口答应,魏兴思也是放松了下来,进一步解释道:
“我去瑞典前,我学生做的这个体系光电转换效率是7.5%左右,现在已经突破到8.4%了,打破了pdi非富勒烯受体领域的世界纪录,冲击nc的希望非常大,而且文章主体基本写好了,就缺你这个机理方面的研究,想着再把把工作的质量往上提一提。”
“是不是你之前在这边的时候,跟我说的那个大四本科就发am的学生,是叫许秋,对吧?”冯盛东问道。
“没错,”魏兴思惊讶道:“我当时就随口一提,没想到你还记得。”
“那当然,想想我大四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哪里玩着呢,研二才发第一篇文章,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比一代厉害了啊,”冯盛东自嘲般的感慨了一句:“你看我混到现在都没一篇am。”
“你搞物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发什么am啊,不都是pr系列嘛。”魏兴思顿了顿,说道:“对了,他现在就在我旁边呢,许秋,和冯盛东老师打声招呼。”
“冯老师,你好。”许秋客客气气的问好。冯盛东是助理教授,听起来好像和助教差不多,其实他可以带硕士生也可以带博士生,类似于博导,还是很nb的,就算通过不了六年的考核期,不能直接成为终身教职,也可以转其他教职,多干几年再评副教授也还是有获得终身教职的机会。
“你好,许秋同学。”冯盛东也热情的回应,说起来,两人还真的是同学,就是差了好多届。
魏兴思插话:“许秋,你和冯老师聊一聊样品的事情,这个要赶快落实了,把样品寄过去。”
“好的,”许秋向冯盛东复述了一遍他目前的行文思路:“开发了一种新型3d-pdi分子,涉及了三维化、稠环化、引入硒原子这三种的分子结构优化方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