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戛然而止的灵感(求订阅)(第 2/4 页)
因此许秋也不是很急,他配完溶液,离开手套箱,他走到超声波清洗仪旁边? 又清洗了一些ito基片? 这才脱掉实验服,朝218走去。
‘自从韩嘉莹来了之后? 我好像很久没有自己清洗基片了。’
‘学妹不在的第n天? 想她。’
……
218房间。
“来了啊,文章封面我已经提交给编辑了? ”魏兴思挂着一张笑脸,“张疆合成做的怎么样?”
“还行吧。”许秋不置可否? 现在找魏老师汇报他已经习惯了留亿手。
“嗯? 我得到了点内幕消息,国内至少有两个组在做3d-pdi,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了。”魏老师沉声道,这一方面确实是圈子里的传言? 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习惯? 通过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学生更努力的工作。
“分子结构呢,没和我们撞车吧。”许秋下意识问道,魏老师的py能力他已经见识到了,所以丝毫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这种具体的细节可打听不到。”魏老师摇摇头。
“这倒是。”许秋转念一想? 这种属于别人工作的核心,没人会随便透漏的? 最多透漏个大方向出来。
“你预计基于你现在的体系,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还有多大? 实在不行……”魏兴思顿了顿道:
“就定死之前做到5%的那个分子结构,试试看能不能把器件优化到6%? 然后投一篇cm或者wiley的新刊adv. sci.。”
cm是普通一区期刊? 影响因子10左右? 吴菲菲之前发过一篇,而wiley的新刊adv. sci.对标的是am的子刊aem、afm这些子刊,和acs energy letter类似,新刊的好处是缺稿件,容易中,不过对学生来说比较尴尬,等分区出来了可能人都毕业了。
“嗯……”许秋若有所思,‘魏老师还不知道我现在已经把效率优化到了6%,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区基本上稳了。’
‘而且他和我的视角不同,按照正常情况,自主设计合成新的pdi体系,是分子结构优化、器件优化循环进行的,每次迭代的时间不会短,可能每次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需要多次迭代,合成的时间尺度就非常长了,半年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有两个明确的竞争者以及若干未知的竞争者,再加上我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有和别人撞车的可能性,这是魏老师的主要顾虑之处。’
‘相对而言,学妹的两个分子的结构,设计的比较复杂,倒是不用担心撞车的风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