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找课题组(第 2/4 页)
熟练的连接上校园网,打开材料科学系的官网,然后逐条浏览在职教师的信息,以及相应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功能微纳粒子的合成及功能化、机理研究和应用探索”,陆栋副教授,硕导。
“液晶高分子和光响应性材料的研究”,兰雨燕教授,博导。
……
大多数老师研究领域与能源并不相关。
最终,许秋从83个研究方向中,筛选出了3个与能源相关的方向:
“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关键物理化学问题研究”,魏兴思教授,博导。
“燃料电池材料及其与储氢装置的系统集成”,葛宏畅研究员,博导。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固态锂离子电池”,张简文教授,博导。
三位老师都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也都是满满当当的好几页。
选哪个好呢?
思索片刻后,许秋认为三者之中潜力最高的,是太阳能电池领域。
人类现在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非常有限,太阳辐照的光能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损失了。
而且太阳能电池是一个非常适合民用的领域,但受限于技术瓶颈,目前大多用于菌方。
如果能够实现它的民用化,定然会对社会民生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那就选择魏兴思老师吧。
许秋作出决定后,从网站上找到魏老师的邮箱,用学邮发送了一封邮件。
##
课题组实习
尊敬的魏兴思老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