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54 许秋又出圈了,幕后推手竟然是……(求订阅)(第 1/4 页)

    拿到15%的效率数据后,许秋开始规划接下来叠层器件的优化方向。

    当下的最优体系中,底电池的有效层是三元j4:pcbm:idic-4f体系,顶电池的有效层是二元pce10:ieico-4f体系。

    考虑到y系列受体在叠层器件上的折戟沉沙,许秋也在思考,idic-4f是不是同样也有些过于完美,从而挤压了顶电池的空间,降低了整个叠层器件的上限。

    毕竟,当初对用于叠层器件的有效层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的时候,之所以选择idic-4f体系,主要也是因为它的效率足够高。

    而在后来的摸索过程中,许秋对于有效层材料的改变并不大,一直沿用着idic-4f体系。

    除了用三元策略引入了pcbm外,基本上主要都是在做传输层相关的优化,尽可能的降低光损失,提高电荷传输效果等等。

    也因此,现阶段在加工工艺方面的优化,可以说是比较完备了。

    想要进一步突破,多半还是需要基于对有效层材料的合理选择。

    于是,许秋做出决定,把叠层器件的优化重心,再次转移到对材料选择上。

    一方面,在选择顶电池、底电池材料的时候,考虑的层面可以更加宽广一些,不以二元体系的初始效率为主要参考标准。

    而是主要考虑光吸收方面的适配,让顶电池和底电池可以做到各司其职,顶电池主要吸收短波长的光,底电池主要吸收长波长的光。

    另一方面,许秋打算拓宽材料方面的选择范围,面向整个有机光伏领域,而非仅限于自己团队开发出来的材料。

    随着itic被开发出来,近半年来其他课题组也开发出不少优秀的给、受体材料,如果合适的话,同样可以直接拿来用。

    尤其是关于底电池的近红外非富勒烯受体的选择上,许秋对学姐的ieico系列,还有博后学姐开发的fn-4f等材料都不是很满意。

    这些材料在效率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都是12%的体系。

    但它们的器件性能受有效层膜厚的影响有些大,一旦厚度偏离最优膜厚太远,器件的效率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比如做到300纳米的厚度,器件效率可能就直接腰斩了。

    而在叠层器件中,因为要调控顶电池、底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是需要有效层对膜厚变化不那么敏感的。

    比如idic系列材料就是很好的选择,膜厚从100纳米到300纳米,本身的器件性能变化并不大。

    这段时间,许秋也挑选了几个其他课题组的材料,并参照他们的文章,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合成。

    之所以不直接购买,是因为现阶段,除了许秋的itic、idic、ieico系列,还有徐正宏的idtbr系列非富勒烯材料在市面上比较有统治力外,其他课题组开发出来的材料基本上都没有商业化的渠道。

    就算要买,也是得找光电公司定做,大批量5克、10克的购买才行。

    因为材料都是有时效性的,说不定过几天就有新的、更好的材料被开发了出来。

    如果一种旧材料没什么特点的话,等新材料出来后,大概率就卖不出去了。

    像itic、ieico、idtbr系列虽然是早期的材料,但因为它们出现的时间足够早,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标样材料。

    很多无力自主开发新材料的课题组,就会买标样材料做一做三元、稳定性之类的边角料工作。

    因此标样材料是不愁卖的,这也是许秋让蓝河光电公司最开始备货的时候,优先做itic、ieico的原因。

    另外,idic系列好卖很容易理解,毕竟是现阶段性能最好的材料嘛。

    在其他课题组开发出来的材料中,许秋注意到有最新报道的,一种名为coi8dfic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还挺有意思的,已经被他列入了重点关注的目标。

    coi8dfic的分子结构,有些类似于之前徐正宏课题组在nc文章报道的dbc-ic。

    中央d单元同样是采用非完全共轭稠环的结构,三个tt单元首先经由碳碳单键连接,在两个连接处,再分别用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延伸出来,和周边的两个tt单元形成一个非共轭的六元环,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上是sp3杂化的,可以引入两个侧链。

    末端a单元,采用的是许秋他们开发的icin-2f单元。

    这个材料是由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的李丹课题组开发出来的。

    他们连续报道了两个体系,分别是二元的pce10:coi8dfic体系,还有三元的pce10:coi8dfic:pcbm体系,器件效率分别为12.16%和12.77%。

    两篇文章均发表在sci. bull.期刊上,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举国之力推举的一本期刊。

    许秋推测他们把工作发表在这里,可能也是有完成上面任务的因素。

    当然,他们也算是吃到了一波红利,后面sci. bull.变为综合类一区了嘛。

    而且,这两篇文章都非常的短,他们发表的格式是“short communication(短通讯)”。

    本来相较于正常article格式的文章,communication就够短的了,一般是三千个单词左右,三到五张图片的样子。

    而现在这个short communication更夸张,正文只有两页半,全文就一张图片,整合了分子结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j-v特性曲线以及eqe曲线。

    不过,实验方面的工作量其实也没少太多,因为其他的表征测试也是做了的,包括光源giwaxs,电镜tem、afm,电荷迁移率sclc,只是被放在了支持信息中,里面有足足20张图片。

    当然,文章短不短的,对许秋来说也无关紧要。

    他主要关注到三个点,即coi8dfic体系具有“超窄禁带宽度”、“高电流密度”、“对膜厚不敏感”的特点。

    coi8dfic的禁带宽度只有1.26电子伏特,光吸收带边可以达到1000纳米,已经接近硅的禁带宽度了,常温下本征半导体硅的禁带宽度为1.12电子伏特。

    也因此,基于coi8dfic二元体系的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就高达26毫安每平方厘米,三元体系更是达到了28毫安每平方厘米,比许秋现阶段拿到手的y系列受体都夸张。

    当然,高短路电流密度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开路电压偏低,只有0.68伏特。

    不然,给这种电流密度配上一个0.8伏特以上的开路电压,打破现阶段世界纪录的课题组就不是许秋,而是李丹课题组了。

    同时,coi8dfic还兼顾了idic系列的优点,在制备厚膜器件时,器件性能的衰减幅度较小。

    因此,许秋初步判断,这种材料或许是ieico-4f等近红外受体材料的上位替代,值得进行尝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州战神 讨逆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盖世神医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华娱从男模开始 终极火力 修罗剑神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至尊战王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蜜桃甜 覆水满杯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仵作惊华 盖世神医 慢性沉迷 火焰戎装 忤逆本能 山有木兮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冬至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