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94 开局一个副教授(求订阅)(第 1/4 页)

    许秋被蓝河拉着聊了很久,从《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开始讲起人工智能,之后又转移到人治与法治……

    大多数时候都是蓝河在讲,许秋在听。

    要是单论文字阅读量,许秋估摸着自己应该不低于蓝河,毕竟当年挑灯夜读看小说,字数都是按亿来计算的。

    不过,要是从文字蕴含的信息量来看,肯定是蓝河更胜一筹。

    因此,许秋听的也比较认真。

    另外,他也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蓝河的为人,毕竟是合作伙伴嘛。

    之前许秋对蓝河的印象只是通过见了几次面,吃过一顿饭,翻了翻朋友圈初步建立起来的,可能会有所偏差,只有多交流才能够深入的了解一个人。

    就比如他和学妹,经常秉烛夜谈,一起探讨人生,对彼此的了解就深刻了不少,达到了你知我长短,我晓你深浅的程度。

    两人一共聊了半个多小时,许秋发现蓝河其他能力不说,吹牛逼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说起话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听完给许秋的感觉就是:“哇,这个领域要崛起了,千度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真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大有搞头啊。”

    直到蓝河说起了许秋熟悉的光伏领域,瞬间就露馅了,很多地方都不是很严谨,就比如,外行人甚至部分内行人都一直挂在嘴边的,或者写在文章中的:“有机光伏器件成本低”。

    其实呢,有机光伏领域成本低的概念,是p3ht以及ppv(聚对苯乙炔)衍生物那个时代的事情。

    发展到现在,有机光伏材料的成本已经是越来越高,很难称得上是“低成本”。

    现阶段的新型高效率体系,随便拿出来一个,不论是pce10给体,还是itic受体,哪怕不考虑稳定性等问题,单单比成本都是比不过现在已经商业化的硅太阳能电池。

    科研有时候就是这样的,最早开发有机光伏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便宜来的,后来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高效率和低成本无法兼顾,权衡过后决定先追求效率,毕竟好发文章嘛,于是分子就越来越复杂,成本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而很多人还因为思想上的惯性,没有把之前的观念转变过来,一直沿用十数年前的说法。

    当然,如果强行去说低成本这个事情,也不是不能说,避重就轻就可以。

    比如宣称有机光伏器件通常是100纳米厚度的器件,而硅电池是200微米的器件,同样面积的器件,材料消耗量相差千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文豪1978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男神,你人设崩了!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讨逆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巅峰学霸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回1982小渔村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覆水满杯 忤逆本能 蜜桃甜 慢性沉迷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雪意和五点钟 山有木兮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