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03 TOP2永远是TOP2(求订阅)(第 1/4 页)

    国奖答辩要求每位入选的学生必须邀请导师过来,博士、硕士加起来一共近三十人入选,因此不缺评审老师。

    当然肯定是有重复的,比如魏兴思就有三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入选。

    另外,一些大课题组可能有六七个人入选,大老板亲自过来,或者只派一个小老板过来。

    事实上,每年有能力获得国奖的课题组也就十几个,导师是副教授、讲师的课题组基本没戏。

    倒不是瞧不起讲师、副教授,而是客观上他们和普通教授的科研资源差距非常大,和“青千”、“杰青”、“长江”就更没法比了。

    科研领域,不烧钱,没经费,基本上很难有成果产出。

    比如材料系能发am、nc级别期刊的课题组,导师全部都是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课题组想发一篇普通一区都够呛。

    在国内,想好好走科研这条路,常规的做法就是博士毕业或者本科毕业,先出国搞几篇好文章,能拿一篇cns或者《自然》大子刊最好,然后回国拿个“帽子”,自己独立起来成立一个课题组,慢慢的发展,至少在起步阶段,一百万以上的启动资金还是能拿到的。

    而如果一直待在国内的话,就算混上了讲师、副教授,普通青椒学者的启动资金可能也就十万,小几十万,然后申请一个四年八十万的面上项目都费劲,可能只能申请一些省级的项目,一二十万的那种,真的会非常的艰难。

    除非博士期间的老板非常nb,是顶尖“长江”或院士级别的,不愁经费的那种,可以挂靠在大老板手下蹭经费用。

    不过,这样的话,自己身上也会被打上大老板的印记,很难独立,只能等大老板退居二线才有机会上位。

    这一等可能就是十几年……

    当然,这是对大多数普通科研工作者来说的,如果自己非常的强,有实力发cns或者《自然》大子刊,那完全可以翅膀硬了就自立门户。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和原先大老板结仇,那就看原先大老板够不够豁达了,反正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嘛。

    在科研圈,有成绩怎么都好说,就算在国内因为种种原因发展受到限制,也可以跑出国去混嘛。

    许秋、陈婉清、吴菲菲他们坐下的位置比较靠近402房间的门,可以看到对门401的动向。

    临近十二点,负责答辩评审的老师们陆陆续续的过来了,有一些熟面孔:魏兴思夹着一个公文包,周数学捧着一个内部带有点点红色的玻璃保温杯。

    其他的老师许秋虽然不那么熟,但基本也都上过他们的课,能叫得出对方的名字,比如辅导员鲍伟的大老板杨振华、穆雪的导师穆正川、孙一凡的导师万有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盖世神医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不是文豪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华娱从男模开始 终极火力 修罗剑神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至尊战王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蜜桃甜 覆水满杯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仵作惊华 盖世神医 慢性沉迷 火焰戎装 忤逆本能 山有木兮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冬至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