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19 魏兴思:估计过不了几年,我就要跟着他混了(求订阅)(第 1/3 页)

    许秋将手中的几篇文献装订好,大致扫了一眼内容,有机光伏领域近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工作。

    可能都在憋大招,像徐正宏那边基于idtbr体系的衍生物,保守估计有两三篇am级别的文章在路上。

    放下文献,许秋起身汇报,昨日大会上的收获总结ppt。

    魏兴思已经从龚远江那边要了大会演讲者们的ppt,不过许秋还没来得及把对应的图片整理放进去,都是文字版的。

    首先,是bazan提到的两项测试:

    激子结合能,即让被束缚的电子/空穴对(激子)拆分成为自由电子/空穴需要付出的能量。激子平均扩散距离,即被束缚的电子/空穴对(激子)在复合发光/发热前平均移动的距离。

    这两项测试在早年出现的比较多,针对传统富勒烯体系中的给体材料,不过现在比较少见了。

    主要是因为这些聚合物给体材料本质上都是类似的d-a共轭共聚物的结构,所以对它们测试得到的这两项参数差别不大,况且这两个实验测起来还很麻烦。

    种种原因,导致后来的研究者们渐渐的就懒得进行这两项表征了,得不出什么新的结论来不说,测起来还贼费事。

    对于富勒烯体系的通用结论是:

    一方面,给体材料激子结合能普遍偏高,导致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开路电压相对较低,同样禁带宽度的材料,可能比无机硅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开路电压低0.3伏特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拿干电池举例,无机硅或钙钛矿就像正常的5号、7号电池,电压在1.5伏特左右,而有机光伏的电压就只有1.2伏特。

    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有机光伏器件天生就自带20%左右的光电转换效率减成debuff。

    另一方面,激子平均扩散距离也很短,大约在10纳米左右。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激子在产生后,只能扩散10纳米的距离,再远的话,好不容易吸收太阳光产生的激子就会复合,重新变为光能或热能损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机太阳能电池,不能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那样有效层采用平面异质结,而必须要用体异质结的原因。

    因为只有形成了双连续的三相共混结构,保证各个相区中都有一个维度的尺度在10纳米的级别,才能确保产生的激子在被拆分和被电极收集前,不会大量复合。

    一旦相区的尺度太大,比如超过20纳米,或是像平面异质结的100纳米以上,那么位于中央部分的有效层在吸光后产生的激子,还没来得及扩散到界面,就会因复合而消耗掉,导致有效层的中央区域成为死区,不会对器件效率的提升做出贡献,从而叠加一个?%的效率减成debuff。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痛仰 理我一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漂亮朋友 白色口哨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黑天 杀死那个白月光 甜妻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俗人回档 顶级诱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