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大朝会(第 2/4 页)
“臣通政使弘十一启奏陛下:
北境灾民数量庞大,其中青壮二十余万,臣以为可招募半数从军,发予军械钱粮,成军十万,即刻征调南下,参与对叛军的作战。
此举,一来可缓解南境卫军的压力;二来,可减轻北境赈济的负担。请陛下斟酌。”
以弘十一的智慧,哪能想得到这种办法?即便想得到,也不敢说,扩军是你一个通政使能瞎咧咧的事吗?
不过,征调灾民青壮去前线当炮灰,让灾民和叛军想杀而亡,朝廷躲在后面省钱,这一招,实在是太过阴损,皇帝总不好亲自说出口,借宠臣之口提出是最佳选择。
所以,弘十一言出,大家都秒懂,这事表面上是拿出来商量,实际上,皇帝已经乾纲独断。
而且,让弘十一第一个跳出来谏言,就是要明确地让大家知道,最好不要跳出来反对,给自个找不自在。
想明白这些后,一帮中立于大皇女和九皇女两派之间的‘直臣’,机灵得很,立刻跟进附议,众星捧月,烘托出了群臣皆赞同的气氛。
“臣御史中丞庞盼附议!”
“臣刑部侍郎曹青云附议!”
“臣卫府折冲都尉刘环附议!”
......
皇帝见状,面带笑容,满意地点点头,庄重道:“这法子虽‘激烈’了些,却也算高效。既然...众卿都没什么意见,那么,朕准奏!
弘十一,你通政司是拟旨的行家,朝会后按此意拟旨,交由安平王独孤谨霜办理,不得有误,明白了吗?”
“臣遵旨!”弘十一赶紧应道,特别主动。
独孤谨霜:“......”有点无语,这种滥事,母皇最喜欢交给她办了,没办法,名声早就臭了。
“且慢!”就在这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在殿首响起,皇帝和群臣的目光纷纷集中到前排的独孤谨月身上。
只见她挺身出列,躬身一拜,言辞恳切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