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特局求援(第 2/4 页)
这条阳台式过道就是各家的厨房,中午相伟荣是吃了点昨天的冷饭剩菜,压根没做饭,老楼家的这才问他吃了没。
过道上还挂着些晾晒的衣服,今天虽冷,但雪后的太阳好。
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雪,这会看出去,停车场上都还有被车轮压得支离破碎的积雪。
今儿星期天办公室没人,至于驾驶员们差不多都出车了,除非像他这样主动要求休息,把货车交给代班驾驶员。
出车,就意味着有额外收入。每天补贴根据距离,能有8毛至1块5不等,而且一出车吃饭不要钱不说,基本上还能拿上两包好烟。
车队里的几个年轻代班驾驶员都眼巴巴等着主车司机们什么时候休息,每周都会主动休息上1到2天的相伟荣在他们眼里,绝对是个好师傅。
师傅,不是传道受业那种,就是个尊称。
27岁的相伟荣也配得上这称呼,虽然有两个代班驾驶员年纪比他都大,进车队时间也比他早得多,但谁让他自身条件硬呢!
他的第一本驾驶证是70年在部队拿的,那时候都还没满18岁。
去年年底复员,10年驾龄,还是刚从战场上下来。
二等功战功,外加一本《革@命伤残军人证》,上头清楚地写着:三等甲级、因战!
车队里的主车司机全是部队转地方出身,连正营级转业、驾龄十几二十年的老司机都好几个,但打过仗,还有伤残证的就相伟荣独一份。
都不是军官,就个志愿兵,但凭那本令人眼红的因战伤残证,外加战功二等功,一回来就成居民户口不说,县里最好的几个单位工作随他挑!
这不仅因为伤残军人必须安排工作的政策,还因为他就是县里需要树立的标兵!
剡县籍参加了去年边境作战的指战员有近10人,一人牺牲,而相伟荣是余下人中间的标杆,居然还主动要求复原,县里接收时不照顾才有鬼了。
而且人家不仅自身硬,驾车技术还好,特别是冰雪路面驾驶,全县司机中无出其右,你不得不服!
这会走到楼下的相伟荣一拐进东边第一间车库,这间和其他车库不同,中间同二楼一样被隔开,里间存放一些修车用的备件,外间停着辆挺新的212吉普。
相伟荣的宿舍里怎么会装电话?如今可是1980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