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旭言闹事(第 2/4 页)
各种说法不一,黛月后来懒筋发作,为青鸾溯源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一人一鸟相互作伴,久而久之黛月便学会了鸟语。
她觑着宁氏的一张老脸,惯会避重就轻,正儿八经道:“奶娘,出事了!”
宁氏:“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殿下此番出来历练,应该遇事处变不惊,沉稳应对才是,身为我栖仙国第三十七代既定继承人,说话做事更加不能一惊一乍。”
又来了又来了,黛月一听到这顶大帽子,整个人仿佛被压在了五指山下,胸口都快倒不过气来:“不是,真的出事了,奶娘你听我说!”
闻言,宁氏干脆紧闭双目,不发一言。
黛月见对方毫无反应,继续制造恐怖言论:“风旭炎在前面闹事,好像要群殴某位修士,哎呀呀,也不知道会不会像上次一样,闹出人命来!”
宁氏一阵脑瓜仁疼,心里暗暗叫苦:这混世魔王怎么也来了。
风旭炎是栖仙国三大护法之首紫微真人风星腾的独子,他老子牛逼,能被分封到‘真人’的谥号,委实不简单。
所谓‘真人’,就是洞察宇宙和人生本源,真正觉醒、觉悟的人,达到了一种非常高深莫测的境界,离飞升只差一步。
从古至今,公认的达到真人境界的只有太上道祖老子的四位弟子,并称为道教四大真人,分别是南华真人、通玄真人、冲虚真人以及洞灵真人。
南华真人就是道家的庄周,代表作《庄子》贯满天下,又称《南华真经》。庄子不但完美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而且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庄子》开篇即名逍遥游,深入发掘了逍遥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指出了道的真谛:人与物质的关系就是相互转换的关系,梦与醒、生与死也不过是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而已,只有领悟精神和物质的转换,才能真正的逍遥。
通玄真人姓辛名銒,一名计然,号龙拯,又称文子,代表作《文子》,即《通玄真经》。文子的思想非常出世,曾一度干预了春秋战国的历史战事,范蠡就是他的嫡传弟子。《文子》一书称古往今来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是最早洞察宇宙概念的人。
冲虚真人即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学家列子,名御寇,他的代表作是《列子》,又称《冲虚真经》,主张清静无为、去除心中的杂念,保留人清静自然之本性,即可达到忘形骸,虚物我,一荣辱,齐生死的贵虚境界。
传说列子只修道了九年,就可以御风飞行,达到了秉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境界,是真正洞察宇宙和人生本源的人。
洞灵真人即春秋时期的亢仓子,老子的弟子,代表作《亢仓子》,又称《洞灵真经》,将道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包含君、臣、政、兵、农等等,皆有道之用。提出了修身和治国,皆是以道为根本的著名箴言。
四大真人后来在栖仙国潜修中劫运满载,历劫飞升,位列仙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