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炼经》(求订阅)(第 3/4 页)
若人人求道,又或有能力者去学道,世道便落寞了。
学什么是个人意愿,但李靖并不会因为求长生去修道。
何况年轻时修炼定型,岁月都打磨过来了。
他被李鸿儒搀扶入座,目光还扫了李鸿儒参考的书籍一眼。
见得数十册都是道经,这让李靖长吁了一口气,只觉自己应该来李鸿儒府邸一趟,他也来对了。
擅修文武者少,而将文武大道修炼有成者更少。
李靖探查过李鸿儒,甚至知晓李鸿儒的修行更为独特。
这是朝廷之才,只要小心稳重一些,度过成长期,必然会迎来绽放期。
在大唐的军事人才上,李靖悉心传授了数人,前有侯君集,后有苏烈和徐茂功。
李靖并未将李鸿儒这个擦边球算进去。
但如今回想起来,李靖觉得自己也有些失策。
李鸿儒的成长太快了。
只是十余年,对方就能和李道宗打。
李鸿儒处于最为青壮年期间,还有大把迅速成长的时间。
这曾经是一个可以培育的种子。
待得如今,李鸿儒已经完全踏出了自己的路。
李靖目光凝聚在李鸿儒身上,他能隐隐感觉到李鸿儒已经踏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未成型者极好教,成才者则难于改观。
不仅仅是侯君集,便是徐茂功和苏烈也是如此。
兵法重在灵活,这三人都需要结合自己的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也会与他有着不同。
“可惜了!”
时间难于回到最初。
若是知晓李鸿儒修行有如此之快,李靖不免也寻思着是不是手把手的教,李鸿儒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自己,可以完全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他随即又将可惜的心态压了下去。
若是跟随着他,李鸿儒或许又没有现在的强大。
每个人发展的机遇都不一样,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但经历火炼的一定是真金。
李靖摇摇头,随即开始和李鸿儒唠叨家常。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