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再入大唐的端倪(求订阅)(第 2/4 页)
“下大墓还是得靠秦皇陵,那里面可热闹了,往昔我们在板山时……”
李鸿儒下墓的次数不多,但他见闻不算少,而且件件都是奇闻。
譬如探索大隋皇陵,撞见装死的大隋文帝。
譬如探索板山秦皇分陵,他见到了被关数十年的张仲坚。
又譬如他在黄水县秦皇分陵见到了九品元神的阴魂,那是极为罕见的阴魂状态,对方具备了极为完整的神智。
虽说那尊阴魂死的速度有点快,但对方在李鸿儒脑海中形成了极深的印象。
“我屡屡不想让你们走我的旧路,没想到你们一个比一个入的墓穴要大!”
听着李鸿儒讲述亲自经历的下墓事件,王福畴忍不住好一阵的嘘唏。
相较于他下的墓穴,公孙举和陶依然夫妇无疑能进入更多险地。
但相较于李鸿儒这种数量少而经历离奇的下墓经历,公孙举无疑又被比了下去。
王福畴也只得感慨后浪推前浪,他往昔的经历都没法说出口。
“这就是传承,咱们避免不了的!”
李鸿儒回了一声。
他回应有些沉闷。
这倒不是因为探墓之行打了水漂,而是他手中提着重达万斤的青铜棺材盖。
这让李鸿儒《逍遥游》的能耐再也逍遥不起来。
他闷闷炼化了数次,又难于将这张棺材盖塞入小乾坤袋,也只能提着重物大踏步前行。
若奔行状态下赶路,这儿离荆州的路程有点远,离长安的路程更远。
但应都应下了,他也只能提着棺材盖子。
为了免得影响王福畴,李鸿儒还得一脸轻松的姿态。
但这也算是他和王福畴相处较为长久的岁月。
整整三个月,李鸿儒都奔波于这种提携重物的旅程中。
不仅仅是王福畴开始学习《逍遥游》借风飞奔,李鸿儒屡屡携带重物下的御风,也对《逍遥游》有了极大程度的自我适应。
这远较他不断长途奔袭的飞纵来得更为猛烈。
“可惜不曾圆满!”
大成的《逍遥游》能御风逍遥而行,圆满的《逍遥游》则能成为一种飞纵的本能,避免施法的冲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