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大明朝坑爹的商税(第 3/4 页)
大明朝的商税大致可以分两类:住税和过税。
其中过税又分了官店钱、塌房税、肆摊市门钞、落地税、牙税、契税、酒醋税、屠沽税等等。
过税包括钞关税、抽分税、门税、淮安四税等等。
当然,关税除了河运设置关卡,在陆路也有设置。
只不过,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交通设备不发达,明代大多数的大宗商品走河运,所以河运的关税肯定是大头。
大明朝的商税肯定是有的,也绝对不是后世网上有些人说的不收商税等等,更加和魏公公没半毛钱的关系。
就说眼前张晨看到的,就是在收关税。
商人们大车小车,在关卡接受检验。
王敬文突然说道:“张公子,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周公子?”
崇祯定眼看去,好家伙,还真是之前在徐州遇到的周公子,还有他的头号狗腿子跟班李秉如。
崇祯算了一下时间,他是徐州一路南下,在淮安停留了几天,再急速赶往南京,而周公子应该是一路南下。
崇祯的速度比对方快,在这里相遇倒也是合理。
崇祯立刻看到有几个商贾走到公子旁边。
其中一个商人大量了周公子两眼,说道:“这位公子,可是官人?”
一边的李秉如说道:“自然是了,你有何事?”
“哦,小人这里有一批货,要过前面的关卡,想借公子过个关,这里有一点薄银,还请公子笑纳。”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银子来,足足二两银子。
李秉如看来一眼周公子,周公子点了点头。
这一幕被张晨看到了。
明代的商税也是有规矩的,有功名的举人、进士,还有官员、勋贵等等,都是不收关税的。
所以许多商人在路上运气好,遇到这些人,就会给点钱,在他们的庇护下,免费过关。
这是大明朝的基本国情之一。
崇祯又看到两个商人在路边找到了周公子。
他留心了起来。
正好这个时候,东张西望的李秉如看到了崇祯。
他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哟,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
周公子撇过头,也看到了崇祯和王敬文,他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