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县里的自救手段(第 4/4 页)
    “他家有个妹妹,去年大学刚毕业,岁数和小天差不多。”
    “他以为我是小天的亲二舅,没防备我,和我说了不少东西。”
    “话里话外的,我听着有点别的意思,不是单纯的上门看看,问问我们住的合不合适。”
    “真的啊?”二舅妈吃了一惊,追问道:“那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又枣没枣打两杆呗。”
    “咱们跟小天是亲近,这孩子懂事也是真的,拿咱们当亲人看。”
    “但是说来说去,中间还是少了层关系,咱们一天天在这住着,你说你,大米白面的吃着硬气吗?”
    “不硬气吧,人家不欠咱们的,咱们欠人家的。”
    “而且我也看好了,慧慧要是能跟着小天,以后吃不了亏,小天是真宠她。”
    说到这。
    以前一直看不上王天,总是避讳这种话题的二舅妈,一时间也说不出反对话来。
    今时不同往日。
    末日前的时代是看学历的,没学历有钱也行。
    王天要钱没钱,要学历没学历,哪配得上自家闺女。
    现在不同了。
    学历不能当饭吃,钱跟纸一样,多少钱也换不来一袋大米。
    比的是谁能持家,养家,不让老婆孩子挨饿。
    王天敢打敢拼,又有心机,懂得为人处世。
    真要说,反倒是慧慧配不上人家,这两月,他们一家三口吃了王天多少米面。
    这些东西拿出来,啥样的老婆换不来。
    远了不说,就说眼下的金华小区吧。
    能让当兵的站岗,这种小区全县都数得着吧。
    就是这样,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据说一些小区内的小媳妇,因为家里断粮,都出去卖烧鸡了。
    一次也就一包方便面。
    为啥,还不是补贴家用,给家里省一份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