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中的道(第 1/3 页)

    天地在身,何物不包。道本在心,何物不生。心通三界者,神观天,身观地,意观水。无所不载者,则要“慈心下气,恭敬一切”,广博胸襟,包罗万有,则可金光护体……

    火云洞,韩荣在听伏羲讲法,他离开龙宫,来这里已有三天,这三天他收获甚多,对于道法的理解,较以前通透了几分。

    毕竟龙吉公主境界不高,虽说所学是天庭正统功法,不过她本人经历简单,对道的理解也简单。可伏羲则不然,上古高真,不知经历多少次大劫,又去过紫霄宫听讲,道学知识丰富,完全弥补韩荣在这方面的不足,他将伏羲所教的,再与后世的知识融合,心中的道似乎更加清晰,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也由浅入深。

    不仅如此,他原本进入平稳期的修为有所突破,已然到了天仙中期。

    这对韩荣来说,这种提升,只能算勉强,毕竟伏羲可是上古高真,听他讲了三天的道,若是一点也没长进,那资质要差到何种地步。

    伏羲道心的重点是“仁慈”二字,暗合洞门口那两贴“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由此可见,他心胸广博,宽厚待人,所做的功绩,件件造福人类,治世公的称号名至实归。

    韩荣也接触过不少上古高真,强势的昊天上帝,为西方教的发展,连面子都不顾的准提,还有着一教之主气度的通天教主,可这三人比起伏羲,总感觉差了点,便是“仁慈”这两个字。

    伏羲所行之事,皆是为世人,功成身退,对名利毫无留恋,尽显高人风范。

    “韩荣,你杀心太重,无法理解道的本义。”

    花了三天,仍不能化解韩荣身上的戾气,伏羲不禁摇头叹息。这个弟子的悟性没话说,只是对道的理解自成一体,旁人很难左右。

    若是能去除杀心,韩荣的心境必会突破,如此一来,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入真仙境界。

    韩荣道:“谢师尊点明,弟子知道了。”

    自从去了西岐战场,自己一直与人斗智斗勇,如履薄冰,手上沾染了人命少说也有十几条,似问如此经历,韩荣即便理解“仁慈”二字,他也做不到。

    再说,他压根不是一个仁慈的人。

    伏羲看了韩荣一眼,只是嘱咐韩荣独自修行,便要离开。有些东西,他这个做师父的能教,可有些东西,需要韩荣自己领悟。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山河志异 武圣!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阵问长生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玄鉴仙族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卧虎藏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仙父 过河卒 我不想上梁山 阵问长生 武圣! 修真门派掌门路 纨绔女侯爷 中州录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