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获颇丰(第 2/3 页)
怪不得这枚印玺整体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原来是张献忠之物。
历朝历代以来,龙在华夏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有着绝对的象征意义。
几千年的文明中,一直都存在着它的影子,代表着权势、高贵、尊荣。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和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古代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
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辇’、‘龙舟‘等等。
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历朝历代的第一个开国皇帝,他们亲自下令铸造的龙玺都有一种狂霸的神韵,不光形态威猛霸气,就连气势也舍我其谁。
随着朝代的更迭,龙的象征也变得多样起来,那些器物上的龙也都不尽相同,或者神态温和,或者凶残,或者狠厉,或者颓废……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但凡到了这个朝代的后期,铸造的那些器物,上面象征的龙的形态都再也没有开国时期的霸气,而是变得怪异,迟暮,奄奄一息。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在顶级的圈子中,那些大师猜测这上面的龙的形态和一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是密不可分的。
朝兴,则龙盛!
朝败,则龙衰!
那些人,管这种现象称呼为气运。
一个王朝的气运。
而眼下这枚大西皇帝的印玺,同样浓缩着大西短暂的国运。
郑少秋收回思绪,在印玺上打量了片刻,又跟心中的猜测验证了一番,这才发现这条螭龙不协调的地方在哪。
龙尾看上去有些短,而龙首虽是微昂,但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压住,不得不低头一般,半点精气神都没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